顾雏军VS郎咸平,谁的“威力”大?
2004年09月04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承认将收购威力的科龙电器突然改口。
“威力威力,够威够力”,这一广告语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户喻晓,其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收礼只收脑白金”。
广告语所指向的威力洗衣机,曾是中国洗衣机行业的龙头老大。
不过威力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在发生在上世纪末的国内洗衣机市场竞争中,威力兵败。之后,威力力图多元化突围,先后涉及空调、小家电、模具等新领域。但所有的努力并没能挽救威力在家电行业的衰败,而之间所历经的三次改制,都功败垂成,企业负债高达10亿元以上。
威力的命运在近日突然出现了转机,一向热衷于资本并购的顾雏军在打造“制冷王国”的同时,将另一支手伸向了洗衣机行业。从各方反馈的信息表明,中山威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已基本被顾雏军掌控下的科龙购入囊中。
如果收购成功至少使两个事件变得越来越清晰。其一是“中山模式”与“顺德模式”的争论可以暂告一段落。可以说,威力的被收购是中山家电业在爱多败亡之后的又一重创。
其二是,顾雏军的收购思路并不打算在制冷家电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时至今日,顾氏的系列收购已高达35亿,而且自收购ST襄轴后,顾雏军已拥有4家A股公司和1家香港创业板公司,格林柯尔系已悄然成型。
与以往的收购所不同的是,这次收购是以科龙的名义而不是以格林柯尔的名义进行的,此中所包含的意思是不是意味着科龙要进军洗衣机行业?对于这样的疑问,科龙方面给出了正面回答,声称“科龙一直有意进军洗衣机,威力洗衣机的基础还不错。”
但对于顾雏军的接连收购,还存在其他疑问,首先站出来质疑的便是“郎监管”郎咸平教授,他指出格林柯尔及其当家人顾雏军使用财务手段,把一些经营困难但生产条件较好的国有企业的账面亏损做大,然后再低价收购这些企业。一旦收购完成,再利用类似的财务手法,制造“收购后赢利”的假象。
不可否认,如果郎咸平的质疑成立,那也只能说明顾雏军的“财技”高超,而我们的顾虑则是顾雏军的“资金链”。
对于顾雏军在制冷行业一系列的收购整合,不少人曾对顾雏军的家底表示怀疑。记得当初收购科龙时,顾雏军就曾因收购资金问题遭遇了一场媒体质疑,以至4个交易日就令格林柯尔在香港股市的市值蒸发了11.3亿港元。
在质疑顾雏军频繁收购的资金来源问题的同时,我们还有这样的疑问:打造制冷王国的目标是否就等于几个知名制冷品牌的累加,仅仅依靠产量规模是否就能做到全球制冷巨头的位置。
显然,顾雏军还是颇为在意种种关于他并购中的疑问,尽管有没有钱收购是顾雏军自己的事,“我拿自己钱收购,凭什么要说清楚我自己钱的来历?”而至于收购什么产业也是老顾自己的事,要不,顾雏军怎么会在“打造制冷王国”的口号下染指汽车和洗衣机呢?
老顾最先的回应是,8月31日委托香港齐伯礼律师向郎咸平发出律师函,“采取包括法律程序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来维护其名声。”并要求相关媒体“更正以及道歉”。
两天之后郎咸平回应顾雏军律师函,并声言“我个人及学术界绝不容许企业家以威胁口吻发律师函来践踏以研究为本的学术自由风气。”
而在本文发稿之前,有消息证实,承认将收购威力的科龙电器突然改口,表示对此收购不知情。
“威力”的余威还能弥散多久,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