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广告投放:中外品牌 各有高招
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今年1-6月对全国515家报纸媒体刊发的空调器广告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参与空调器平面广告投放的共有94个品牌、17个相关集团。上半年全行业平面广告投放费用总计17157万元,共12377条,刊登在289份报纸媒体上,涵盖范围达31个省市自治区。
海尔一举夺魁
今年上半年1-6月空调器报纸广告投放前10名的费用总计10399万元,占行业总投放费用的60.6%。广告投放费用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品牌有海尔(1541.2万元)、LG(1374.81 万元)、格力(1261.96元)、美的(1240.97万元)、松下(1144.87万元)。广告投放费用在500万元-1000万元的品牌是春兰、华凌、科龙、日立、海信。
参与上半年空调器广告投放的国外品牌共20家,占行业总数的21.2%。国外空调品牌在上半年的广告投放费用总计4721万元,约占行业总费用的27.5%,平均每条广告费用为1.56万元,而国产品牌平均每条1.33万元。在广告投放前10名中,广告含金量最高的品牌是松下,平均每条广告费用为2.37万元。其次是国产品牌华凌,平均每条1.59 万元。
主攻地不惜重金
上半年空调器平面广告投放费用最高的地域是广东和北京,费用均超过了2000万元;江苏、上海、浙江、天津4省市的广告投放费用均在1000万元以上。这些地域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其地域优势。广东省经济发达,购买力强,又是科龙、格力、美的、华凌等20 余家空调生产企业的所在地,因而品牌集中,竞争激烈;北京则由于消费需求旺盛,广告影响力大,所以也是中外品牌的必争之地。与此同时,江苏、上海、浙江、天津均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空调器产品的理想销售地域。
通过对上半年广告投放前5名品牌的广告投放地域的分析,可以判断出其产品主打市场,海尔的广告投放资金雄厚,地域分布广泛,力度较为均匀,说明其看中的是全国市场。 LG的产品主攻市场是北京和天津,投入均在200万元以上,在上海也投放了108.87万元,而在其他省市的投放明显减少,表明LG是以大都市作为自己的主打市场,其产品营销对象以高收入阶层为消费主体。
格力和美的都是我国空调器行业全国性品牌,但他们的广告投放重点地域都是广东,分别投放了202.54万元和226万元。此外,国产品牌华凌在广东投放了280.25万元巨资,成为在广东投放费用最高的品牌。松下的广告投放重点地域是广东、北京和上海三个地域,均保持在100万元以上,而对次要地域的投放较少,甚至在全国性媒体上的广告投放为零。
春兰和科龙是我国空调器行业著名全国性品牌,上半年广告投放比去年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春兰目前实行多产品营销策略,资金分流明显;科龙近年来实行多品牌营销策略,加上近期最高决策层人士调整,市场营销意图尚不明朗,因此广告投放力度有所减弱。
洋品牌诉求占了情感先机
健康是上半年空调器行业广告主要的宣传点,这迎合了人们倡导“绿色、健康、环保” 的消费观念。“无氟”、“换新风”、“空气净化”、“除尘”、“克菌”等有关健康的诉求语构成空调广告市场的主旋律。国产品牌在广告热点主题即产品广告诉求上,表现得缺乏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例如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只有LG及时推出“支持消费者,取信消费者,与消费者共度3·15,LG电子愿做消费者的知心朋友”的广告语,给消费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说明外国品牌开始熟悉中国市场,实行了品牌营销的本土化,在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上占了先机。
时机选择不谋而合
空调器是季节性特征明显的商品,从而广告投放力度和频度亦表现出鲜明的季节性差异。监测资料显示,2000年上半年度我国报纸媒体空调行业广告投放的最低点出现在2月份,从3月份开始,广告费用投放逐月上升,6月达到了最高水平。其走势与1999年基本一致。以往年的经验看,空调广告从7月份开始下降,8月降到谷底。海尔等5大强势品牌均以这种规律进行广告投放量的控制。但是,在具体月份,各品牌的投入也稍有变化,海尔和LG的最高投放额在4月,格力在6月,美的在3月,松下在5月,但总的投放走势基本一致。
媒体:偏爱晨报/晚报
由于空调器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居民,所以大多数品牌都选择城市级和省级媒体为投放重点。在报纸类别选择上,以晨报/晚报、日报、消费生活与文化类以及地方经济行业类报为主。这四类报纸上半年空调器广告费用均在1000万元以上,其中晚报/晨报类媒体最被中外空调品牌看好,广告投放费用高达8878.73万元,占行业总投放费用的51.7%。外国品牌在重点地域的媒体广告投放上更为集中,LG和松下均以《北京晚报》作为重点媒体,分别投放了159.96万元和108.88万元,而海尔、格力、美的的投放重点是《羊城晚报》,但投放广告费用均不足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