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浩:民营银行应精准定位,促进产业发展是根本
此外,近日与金融改革相关的概念股也涨幅惊人,而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民间资本进军银行业多为追逐暴利,呼吁各方对银行业的利润蛋糕要保持冷静,这实际上也是希望民间资本有序进入银行业,不要蜂拥而上。
各路民间资本如此宠爱民营银行,究竟为什么呢?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非常关注民营银行进展的志高集团控股董事局主席李兴浩先生。
李兴浩认为,各路民间资本热捧民营银行,尤其是民营企业主动参与和力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如果民营银行的大股东通常都非常熟悉各产业的运营及特点,所以它们不仅可以了解主贷款企业,而且可以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用风险、资金实力等进行综合考评,从而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甚至由此可以向整个产业链的客户提供打包融资解决方案,这样必然在某种程度上优于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
其次,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若能把握住这种趋势,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就有了同步健康发展的镇海神针。允许和推进民营银行的发展,必然有助于建立包容性的金融支持体系。一方面像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福建等省份均有大量沉淀民间的资本,它们无法也不一定愿意再直接进入产业,也不希望参与市场投机,这就需要找到合法稳定、保值增值的出口,资本有效流动才能成为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和创业创新都需要灵活的金融产品,而民营银行不仅能满足现实经营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战略的高度来予以长期支持,形成密不可分的产融共同发展新格局。
第三,民营银行也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趋势的。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发起的互联网金融是一场革命,将可能大大挑战传统银行的地位。民营银行有其独特的优势,朝这方面发展的步伐应该更快,比如借助云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利用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获得广阔空间。很多进军银行业的民营企业应该也看到了这样的前景。
虽然前景很好,但李兴浩也表达了他对此种过热现象的担忧。他认为不能因为是热点就盲目追捧,更不是有钱就能参与其中。虽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银行业的竞争态势会进一步加强。但是未来民营银行也很可能享受不到当前高利润时代的利好环境,而要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那么,民营银行应该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李兴浩给出的答案是:民营银行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个别企业的提款机。他认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金融本来就应该为实业服务,是从属地位的。但是,银行不同于普通企业,银行经营的是信用,不仅要追求利润,更要通过稳健经营,确保存款人利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需要承担比其他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民营银行更应如此。
近期,李兴浩在其个人微博上也发表了对于民间资本进军民营银行的深层考虑。他认为,民营资本进军银行业一定要首先考虑清楚,民营银行的优势在哪里,服务对象应该是谁,能为目标顾客、产业以及社会做出什么,如何保证储户的利益和银行的资产保值增值,要搭建一个怎样的董事会、管理平台和团队。如果不把这一系列问题考虑清楚,单纯认为这个行业前景可观甚至仅仅为了赚钱营收,那纯粹是逐利投机!高回报率不应成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出发点,如何使民营银行扮演好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才是企业应该考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