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产业升级的三个重点
产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从产业链的上游——产品说起,我国的智能建筑产品以前多依赖进口,经过近些年的迅猛发展,现在大多数产品都已国产化,网络通讯类产品、安防类产品、楼控类产品、视频会议类产品等基本上能与外国产品平分秋色,在部分领域还更胜一筹。”黄久松指出,虽然能与国际同步,但自主原创的“国货”还很少。
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实现产品淘汰、技术升级的重要动力。黄久松表示,我国建筑智能化产品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是重模仿、轻原创,国产化水平和市场份额远远不够。黄久松介绍说:“在我国,中低端智能建筑市场上的主角是“国货”,但高端市场上的主角则是进口产品。”
“说起来还是核心技术的问题。”黄久松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这些年,不能说我们没有进行技术研发,但是原创的太少,模仿的太多。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条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具备的,这与我国原来的工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工程应用:系统集成商大展身手的舞台
“就智能建筑项目来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与产品是两个方面。产品与实际应用衔接和连贯好,就是要强调设计与技术紧密结合,施工与产品紧密结合。”黄久松介绍,由于智能建筑主要服务的是建筑行业,而建筑业涉及的领域很广,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有着不同的智能化要求,因此一个项目上往往是多套系统和多个产品方案的复合应用,技术含量非常高,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单凭产品商、工程设计或施工单位是不能很好驾驭的。
系统集成商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
系统集成商,是指具备系统集成资质,能对行业用户实施系统集成的企业,拥有一批多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和相关执业资格。黄久松指出,从技术角度看,计算机技术、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融合的智能建筑技术综合运用在建设领域是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系统集成商就是要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为用户做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要在技术上实现用户的要求,同时还要对用户投资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有效的分析,使用户的技术支持与科学化工程管理有所保障。
“智能建筑市场主要在建筑领域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工程各种要求。怎样把好的东西用好,要有设计、规划、施工、监理、验收一整套的流程,在这当中,与系统集成商的水平相关,系统集成商要与建筑领域相关部门很好结合。以设计来说,如果与土建、暖通空调、照明、变配电、给排水等专业不能很好地沟通和协调,要实现用户的目标是很困难的。”黄久松表示。
“现在情况是,有些系统集成商还达不到全过程的服务水平,只在某一领域比较擅长,这样就难以承担多专业之间的统领、协调、融合等任务,工程中诸多问题还要依赖产品商来解决,没有把各类的产品消化吸收到智能体系中去,没有把高技术含量的智能化工程做出特色。”他认为,系统集成商要摆脱目前“高级安装工”的形象,真正做技术型的智能服务企业,实现各个产品之间的效果联调。其中,系统供应商应该在工程前期策划、规划设计、深化设计、系统配置、产品选型、个性化应用开发、链路检测、系统调试以及运行维护等多方面下工夫。
服务外延:走出建筑 迈向城市
在5月9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中,新增加了“最具幸福感城市评述”这一内容,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占据了很多篇幅。其中,直接与生态城市有关的有3篇,与智慧城市有关的有2篇,表明这两个主题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占有突出位置。
智慧城市是近年出现的概念,而其进入公众视野并列入一些城市的发展规划则是2010年以后的事情。2011年是智慧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的一年,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宁波、扬州都在积极开展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在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工作目标中,就明确了做好“智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立项、启动实施等工作内容。
黄久松指出,生态和智慧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两个重点课题,智能建筑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大有作为。“城市是个有机体,所以城市的发展还是要建设城市中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结点。从根本上来讲,是解决基础的问题。智能交通、医疗机构、文化场所、体育设施、服务领域,哪一样能离得开智能建筑的产品和方案呢?智慧城市就是要从各行各业做起,最后形成一个大的系统,满足城市居民的要求。”
“我认为,实力雄厚的企业要走出建筑,迈向城市,向多个相关领域延伸业务,努力打造多业务方向的工程能力,拓展新的业务渠道,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黄久松鼓励智能建筑行业的企业关注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不断增强技术、人才、资金等综合实力,深入专注某类项目或者某个行业项目,把企业做专、做大、做强。
对于当前智能家居、智能建筑的火爆局面,我们应该冷静对待,因为智能家居、智能建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普及率低、认知度低、标准滞后等问题仍是行业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但正因如此,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空间巨大。相关信息显示,下一个10年所呈现的将是亚洲新建建筑市市场快速发展的景象,同时也将带动了智能建筑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