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老板张近东畅谈“财散人聚”之道
2005年04月0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作为苏宁电器的老板,张近东是近年来国内家电市场双龙争霸战中的一方主角。虽然他不像对手黄光裕那样爱出风头,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却突然陷在了猜测和激辩的漩涡中间。
先是江苏省内媒体为他在“胡润排行榜”中的低位大鸣不平;接着便是苏宁在国内股市维持第一高价引发的争论;然后,在这个月初,张近东进京参加两会之前,由四川一家媒体爆出他在上海被捕的传闻。
3月10日,张近东在参加“两会”的间隙,接受专访。学中文的张近东身上并没有多少儒雅之气,他身材强壮,走路风风火火,说话语速很快,不说话的时候透着一种威严。
虽然这一段时间有太多蜚短流长,张近东看上去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他表示,目前苏宁已经理顺了企业的各种关系,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同我心目中的规模相比,苏宁还只是一个小企业。但是客观上讲,苏宁应该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企业了。”
“被捕”谣言中从容现身
3月1日下午6时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及北京地区的数百名财经媒体记者陆续收到一条短信:创造了中国家电业连锁经营奇迹的苏宁电器老总张近东被捕。
这则新闻很快经某成都媒体报道并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引起各方强烈反响和关注。上述媒体报道称,张近东前日下午在上海被捕的消息率先由供应商处传出,其后在媒体中散开。对于其中原因,部分人推测是由于苏宁电器股票上市操作“出了问题”,或者苏宁电器与供应商之间出现了矛盾云云。
尽管张近东本人第一时间亮相新浪网与网友对话,苏宁电器也马上发布措辞严厉的公告,但受此系列消息影响,苏宁电器(002024)股票3月2日从51.18元一路下跌,以48.85元收盘,全天跌幅达4.55%,创出苏宁电器自去年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以来的一个较大跌幅。
其时,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江苏省工商联直属商会会长的张近东正在准备赴京参加两会。苏宁电器市场策划中心总监卜扬在电话中告诉《时代人物周报》记者:“等他出现在北京的时候,就会证明一切。”
不过原定于3月2日下午抵京的张近东,还是推迟到3月3日清晨才乘火车赴北京报到。当他出现在政协会场和央视的镜头面前时,此前的种种谣言和猜测全部都变得十分可笑。
谈及此次风波,张近东完全摸不着头脑,直称不可理喻:“别的流言都是捕风捉影,而关于我的流言,连风都没有就直接冒出来,真是不可理解。”
“苏宁是一个公众性的企业,关注率一直都比较高,苏宁股价高、业绩好也许是传言惹上身的原因吧。”张近东这样推测。他对那家成都媒体表示了理解,“这是媒体激烈竞争下抢消息的结果。”
但是,苏宁电器董事会秘书任骏在此前对《时代人物周报》表示,公司已将情况向政府汇报,相信相关部门会调查此事。这则消息客观上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对股价造成了冲击,“我们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谣言围绕苏宁,很大程度上和苏宁电器在证券市场的走势较为活跃有关,该股在年后持续走高,创出历史新高。
去年7月21日,苏宁电器(002024)公开发行的250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苏宁作为国内首只家电零售股在中小板上市首日便受热捧,开盘价高达29.88元,全天交易红火,最高涨到33元,并在短短几个月内一度冲破50元,超过发行价三倍,至今仍遥居中国沪、深股市第一高价股。
2005年2月24日,苏宁电器(002024)公布了2004年业绩快报,公司2004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50.94%和84.91%,每股收益高达1.96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2004年发行上市,总股本由6816万股增加至9316万股,从一定程度上摊薄了每股收益。
目前,苏宁电器成为了二级市场名副其实的“双冠王”:股价最高——51.65元,业绩最高——每股收益1.96元。从财务指标看,该公司2004年末资产负债率为59.51%,比上年末下降6.69个百分点,财务状况良好。苏宁电器动态市盈率35倍左右,而同处商业零售板块的道指成份股沃尔玛市盈率为22倍。
另外,苏宁电器排名前10位的流通股股东都是基金公司,所持流通股超过45%,足见机构对苏宁的看好。就苏宁电器自身来说,鸡年春节七天销售创下历年新高,随后在商务部公布的“2004中国商业连锁30强”中名列第四。
可偏偏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谣言诞生了。
在谣言被击破以后,业界又开始出现各种对“谣言散布者”的猜测。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谣言”起源于苏宁电器的某个主要竞争对手。
两年来,各大家电卖场大打“开店”牌。仅在上海,全市家电卖场门店总数已经超过了80家,光国美、苏宁、永乐三家就打算总共在上海开30家左右的新店,届时上海家电卖场将超过110家。随着中心市场的饱和,家电卖场又不约而同地把新址选到了市郊地区。今年1月,苏宁在上海奉贤的新店就开在永乐的对门。由于家电连锁的独特盈利模式以及从股市融来了巨额资金,苏宁在过去一年里加快了开店的速度,仅在北京苏宁已经开了12家,今年还计划再开10家店。这种当仁不让的霸主气势在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中更加令人侧目。
把握财散人聚之道
1984年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毕业后,张近东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南京鼓楼区区属企业豪威集团。他本来可以按部就班地步入仕途,但是他却放弃了,凭借敏锐的眼光,张近东在工作之余承揽了一些空调安装工程,获得了10万元的创业资本。
1989年,张近东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辞职下海,在南京宁海路一家不起眼的门店里成立了一家专营空调的小公司——苏宁家电。14年后,当初的10万元变成了10个亿,整整翻了一万倍!
虽然已经腰缠10亿财富,可是张近东和很多富豪不同,他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他现在还经常一个人在南京的新街口逛街,跟很多人聊天。他说这一切来自于他的财富观:“当你赚1000万的时候,那是你自己的,当赚更多钱的时候,就是属于社会的,苏宁是社会的,我张近东只是管理者和责任者。”
当说他这话比较老套时,张近东没有生气:“是的,很多人都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经商中,我笃信程朱理学‘生财大有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的价值观、义利观。”
张近东经常说一句话:“苏宁不是我个人的。”这句话更老套,可是他却真的也这么做了。
虽与国美老总黄光裕同为身家数亿元的超级富翁,但二人的行事风格却截然不同。苏宁尽管100%是张近东个人投资的产业,但为了上市,为了企业的未来发展,张近东主动将自己的股份稀释至48%,而上市后更只有35%。苏宁的几位高管都拥有了数量不等的股权,随张近东一起身价超过百万元、千万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美电器上市前为黄光裕个人100%拥有,企业上市后,他对国美电器的股权比例才略有下降,但仍占绝大部分,而且国美高层没有一人持股。虽然黄光裕也表示管理层持股是趋势,但是却表示绝对不会放弃51%的控股比例。
公开数字显示,苏宁的很多高管都成了身家千万元的富翁。目前直接间接持有苏宁股份的共有7位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中财富最多超过3亿元,最少的也达到2000万元。苏宁电器共有6位高管出现在十大股东之列,分别是西南大区总监、成都公司总经理陈金凤;售后服务管理、物流两大中心总监赵蓓、钟金顺;副总裁金明;连锁发展中心总监丁遥、陈世清。副总裁孙为民虽未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但由于其掌控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江苏苏宁电器有限公司18%的股权,因此间接持有306万股。
张近东十分注重用股权奖励来稳定公司的管理团队,会根据每个分公司总经理等管理人员的表现,给予他们一定比例的分公司股份作为奖励。乃至“造就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认为,通过股权奖励可以激发高管的积极性,从而把“职业经理人”转变成“事业经理人”。
据苏宁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是私企,但在苏宁的管理层中却没有一个张近东的亲戚。可以说,正是张近东这种对事业的决心、韧性与大气,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了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感染和留住了大批高级管理人才,因而苏宁从未出现像高层频繁流动的现象。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范黎波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要走到苏宁这样的地位,企业领导的胸怀,还有管理理念、境界、知识、诚信等缺一不可。每一个企业不可能自己发展完善,而必须让社会的力量完善它。在原始积累中,利润是最重要的,但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确定后,就不能只追求所有者的个人财富了。
另据南京市政府公布的数字表明,苏宁电器2003、2004两年每年的社会公益捐赠都超过了1000万元。
一个月休息半天
在王均瑶英年早逝之后,张近东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月我要是能休息上半天就够了。”
在苏宁总裁孙为民的眼里,张近东是个典型的工作狂:“他每天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精力,工作十几个小时都不知疲倦。”孙为民对《时代人物周报》说,张近东每天只有五、六小时睡眠,其余时间都在工作。
“原来以为公司一切上了正轨之后,做好了计划,理顺之后就可以稍微空闲下来。但没有想到,上市后比以前更忙了。”张近东说自己也不想那么辛苦。
“最初下海经商,就是为了多赚点钱,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当时一个人单打独斗,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说到拼命工作,张近东的回答很实在。“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个人的目标必然会随之调整。”
张近东说,企业大了就面临着社会化的趋势,发展目标制定就要立足长远,诚信和团队建设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现在,我个人拥有多少钱真的已经不重要了。”张近东说,“打造中国最优秀的连锁服务网络品牌”才是他和苏宁现在最大的目标。
今后,很多事情不再需要张近东亲力亲为,他的“任务”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密切关注苏宁经营的产品所处的产业环境,根据各种产业政策的变化,随时调整苏宁的经营策略。比如开设3C家电旗舰店。二是加强对内部人才的培养。“国内既懂得家电,又懂得连锁的人才不多,苏宁越扩张,人才的压力就越大。”张近东十分着急,苏宁需要一支具备“复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