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报到通知
室内热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不仅影响人体舒适性,而且还影响人体健康与工作效率。本书主要介绍了室内热湿环境、病态建筑综合症的概念;人体热舒适及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室内热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与工作效率的关系;置换式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和洁净室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如室内热环境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方法,洁净室的实验室研究方法;介绍了室内热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评价标准,如热舒适标准、室内空气品质标准、洁净度标准;介绍了计算流体动力学,即CFD在室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如仿真研究室内温度场、速度场、浓度场等;介绍了洁净室空调系统的优化与节能问题;阐述了改善室内环境品质的综合措施,如污染源的控制、新风量的确定、个性化环境控制、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新技术等。
本教材可供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研究生教学使用,还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前言
室内空气环境是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涉及建筑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工效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室内环境包括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光环境和声环境等内容。本书主要研究与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紧密相关的室内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两方面内容。
本教材在介绍室内热环境、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洁净室的有关概念、工作原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时,重点介绍了室内环境研究的方法,如实验室研究、现场研究和仿真研究方法,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热舒适标准、室内空气品质标准、洁净度标准。阐述了改善室内环境品质的综合措施,如个性化环境控制、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新技术等。
本教材的内容涉及暖通专业方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在借鉴国外教材的同时,融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设计成果,使本教材的内容更新颖、追踪学科前沿问题,同时也接近实际工程。本教材较其他相关领域的参考书增加了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和仿真研究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国际一流大学微气候实验室和暖体假人等先进的实验设施。教材中还在每章给出了室内环境研究方法的应用举例,使学生通过具体算例,掌握其研究方法,为该方向的研究生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技术储备。
本书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昭俊主编并编写第二章和第三章,参编第一章;哈尔滨工业大学赵加宁编写第一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哈尔滨工业大学刘京编写第六章,参编第四章;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高军参编第四章。
本书承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甫生教授认真审阅,并得到多方面指正,谨致谢意。
丹麦技术大学的P.O.Fanger教授提供了丹麦技术大学室内环境和能源国际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成果的详细资料,在此深表感谢。
研究生孙晓利、章箫珊、吕超、李静等参加了有关资料搜集、整理等辅助性工作,对此谨致谢意。
本教材可供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学使用,还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且所涉及内容广泛,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室内环境研究概况
1.2 人与室内环境的关系
1.3 室内空气环境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
2.1 人体的温度调节系统
2.2 人体热舒适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
2.3 室内热环境与工作效率
2.4 室内热环境评价
2.5 热舒适标准
2.6 实验室研究
2.7 现场研究
2.8 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应用举例
第3章 室内空气品质与人体健康
3.1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种类
3.2 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3 室内空气品质与工作效率
3.4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3.5 室内空气品质标准
3.6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措施
3.7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应用举例
第4章 室内通风的气流组织与性能评价
4.1 室内通风的气流组织基本形式
4.2 混合式通风
4.3 置换式通风
4.4 自然通风
4.5 室内气流分布的性能评价及预测
第5章 洁净室
5.1 洁净室的洁净度标准
5.2 洁净室的工作原理
5.3 洁净室空调系统的设计
5.4 洁净室的预测与评价
5.5 洁净室HVAC系统用过滤器
5.6 洁净室HVAC系统的节能
第6章 CFD在室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6.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发展背景
6.2 CFD的理论基础
6.3 CFD在室内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关注人数 5869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