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热”背后还需“冷思考”
2016年09月02 16:48:00 来源:制冷快报
一箱车厘子从智利的树上摘下再运到东北,48个小时就能够实现。为了保证品质以及口感,车厘子坐的是“水果包机”,享受的是全程低温待遇。从树上采摘一直到进入超市货架,这批进口水果无论换乘哪一种交通工具,都要保证周围的温度不变,这样才能保证新鲜的口感与品质。
冷链物流,说起来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一是要冷,二是有链。但是对国内来说,打造这样一个标准的冷链物流,其实也不容易。按照业内统计数据,国内的冷链物流综合流通率仅为19%,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冷链流通率已经高达85%以上,易腐食品物流过程的冷藏率已达100%。冷链流通率是指采用冷链物流占所有物流的比重。
近几年,国内冷链建设处于迅速升温状态,重要的标志是兴建了大量冷库设施。对冷链相对陌生的消费者来说,冷库的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温度的价值——避免大量的食品变质、浪费。同时,有了冷库的中转调节,整个市场的供应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对于食材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将告别粗放的模式,让饭桌变得更加精致。
不过,国内冷链建设升温的背后,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冷链的价值在于“链”,即整个物流的全程。发达国家的冷链是从田地一直延续到餐桌,国内很多水果蔬菜的运输环节仍不能实现这些。此外,不同的运输方式、物流环节,需要统一标准的“无缝衔接”。国内很多冷链并不一定“连续”,在中断的环节,仍然缺乏有效监管和追溯。
因此,从冷链的设施建设、标准制定、政府监管、资本投入等众多环节来说,国内冷链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细节上仍有不小差距。冷链建设也需要适度“降温”,比如调整库容结构,不仅仅冷冻鲜肉,而且要让更多的水果、蔬菜等易腐食品也能享受低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