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合纵连横?】抱团未必能取暖
每当全球经济出现金融危机或者整体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总有一批公司因为业绩的下滑而分崩离析。他们有的被收购、有的与其他品牌合作、有的砍掉不良业务板块、有的则直接倒闭,目的就是为了抱团取暖,更为了生存,以期待在今后环境优化之后能够再展雄风。近几年,有很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有些取得了很不错的业绩,有些则基本保持稳定,而有些则与公司和公众的期待相差甚远,松下收购三洋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2008年12月18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松下就收购三洋电机与三洋大股东美国金融巨头高盛等三家金融企业达成协议,公开购买三洋股票的价格为每股131日元(约合人民币10.27元人民币)。预计整体收购金额将超过5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36.8亿元、64亿美元)。据报道,按照普通股份换算,这三家金融机构拥有约70%的三洋股份。此次双方达成协议,松下可在2009年春季实现将三洋纳入子公司,从此成为日本最大的电器厂商。这一消息的报道证实了松下对于三洋的收购。其实,松下对于三洋的收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创业于1946年的三洋电机公司,曾经是日本最大的电器制造商之一。1953年,三洋电机生产出了日本第一台喷流式洗衣机。此后又开发出新型电冰箱,从事成为日本白色家电的核心企业。
2002年,IT泡沫崩溃后,日本九大电器制造商中有6家出现巨额经营赤字,三洋和索尼、夏普却依然保持了利润黑字。当时被称为“胜利组三兄弟”。 但是,三洋在90年代犯了一大错误。当时的三洋洗衣机和电冰箱占了日本大半的市场,但是,由于日本几大家电量贩店进场费要求过高,三洋在一气之下,自建销售网络,并与家电量贩店拼价格。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维护低价销售,三洋在90年代后期开始把一部分洗衣机和电冰箱的生产委托给中国的海尔集团。海尔集团在三洋的技术支持下,生产出了合格的“三洋牌”产品。结果是,海尔因此获得了飞速发展的良机,而三洋因为产品打上了中国制造而身价大跌。低价销售使三洋产品的高级感顿失,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三洋家电的市场份额。到90年代末,三洋家电已经开始日落西山。到2004年度,三洋出现了1715亿日元的经营赤字。为了公司的重建,三洋接受了包括美国高盛、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大和证券三家金融机构的3000亿日元的援助,后三者成为了三洋的实际控制者。
好景不长,随着次贷危机和受金融海啸的冲击,三洋股票也备受打击,高盛等投资者拥有的三洋股份大幅缩水。三洋变成了高盛、三井住友银行手中的烫山芋。金融机构都想快速出售三洋获取资金。经过多方沟通和谈判,松下最终收购三洋。从战略和资本层面来说,松下收购三洋之后,不仅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消灭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因此让松下电器在新能源研发上成为了日本乃至世界的老大,为松下电器今后保持继续发展的实力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价格完成收购。可以说,这次收购是双方都满意的生意。
收购不易,整合更不易,松下完成收购之后开始了对于三洋诸多业务的整合。据了解,三洋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巨大,设计的公司众多,其中上市公司就包括合肥三洋和大冷股份。其中,大冷股份就与中央空调行业息息相关。
大冷股份主要从事工业制冷、食品流通冷冻、农业深加工制冷及商用空调产品。大冷股份与三洋电机有着广泛合作,成立了近20家合资公司,在合资公司的投资收益多年来都占到上市公司净利润的近60%,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根据2008年上市公司的报告显示,投资收益占到公司净利润10%以上的有三家,分别是大洋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及大连三洋冷链有限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达到3953万元、1942万元和1749万元,可见双方的合作关系十分密切。
对于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来说,松下与三洋的合作原本可以成为强强联合的典范,特别是在多联机领域。松下拥有着众多变频核心技术,而三洋的压缩机技术又非常成熟和稳定,多次获得市场的认可。如果双方联手,产品品质毋庸置疑。根据艾肯空调制冷网的统计,虽然经历了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中国中央空调市场特别是变频多联机市场的发展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试想,如果松下能够完善整合,沉下心来大力发展渠道和市场,那松下多联机的销量以及市场占比也就不会在中国市场排名末尾了。反观目前的松下,仅仅依靠三洋过去的溴化锂机组在东北地区苟延残喘。
另一个并不是很成功的收购案例就是世纪和东元。2008年11月7日,青岛东元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新厂启用暨青岛世纪东元高新机电有限公司奠基仪式在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当时奠基的世纪东元高新机电有限公司,位于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其中一期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经营范围涉及精冲模生产与销售、精密型腔模与模具标准件生产以及新型机电组件相关产品,全部达产后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制冷元器件生产中心。
据报道,世纪东元高新机电有限公司是东元精密机电有限公司与韩国最大的商用压缩机厂世纪株式会社合资兴办,主要生产高端商用制冷设备,包括大型离心式冷水机组和离心机压缩机组等等。根据当时双方公司透露,新工厂在2009年正式投入生产运行,该项目投资总额4000万美元,预计三年内营业收入达到6000万美元,五年内达到9000万美元。
世纪东元成立之后也的确在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不过,行船遇到顶头风,在业务开展之初就遇到了金融危机,很多项目都延缓开工或者取消订单。另一方面,公司的业务面临巨大挑战。当时,离心机核心技术和市场都被外资品牌所垄断,市场对于这些品牌的技术和产品都有相当长时间的认知。而世纪东元作为一家韩国和台湾的新品牌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多方面的共同原因造成了销售的困境。经过多年的发展,世纪东元依旧在市场中艰难前行。
无论是合资还是并购整合,企业都期望在逆境中借助其他品牌的长处帮助自己度过难关,从而真正实现1+1>2的效果。但真正要实现这样的效果还需要依靠天时地利与人和,抱团并不一定能够取暖,也可能会跌落深渊。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