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双良储能:致力打造压缩空气储能产业领航者
5月8日,由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联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同打造的中科双良储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10MW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制启动仪式同时举行。
中科双良储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揭牌仪式
中科双良储能董事长马福林指出,公司将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前沿研发优势和双良集团的市场组合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快速推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走向产业化,并对维护电网安全,实现绿色发电和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中科院北京分院副院长李静在成立大会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依靠的不仅仅是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更多地还有企业创新,用市场的机制作用让科技创新产业化。中科双良储能公司的成立就是很好地结合了储能前沿技术研究与市场优势,这将是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中科院北京分院副院长李静发言
当天,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与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国内首套“1.5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工程化应用合作意向书”,中科双良储能迈出了技术产业化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中科双良储能董事长马福林与江苏井神盐化股份公司签约
据了解,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核能是世界新能源革命的潮流,但往往都存在供需不同步、供需不均衡的状态,而空气则是能够把各种形态能源转换、储存、取用的“能源多媒体”的最佳选择。2013年,作为国内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和环境等领域的战略性高技术研究的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这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将空气高压密封在储气罐或储气井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膨胀机发电,能缓解我国对大规模电力储能的迫切需求。
内蒙古电力集团岳建华副总工程师发言
内蒙古电力集团岳建华副总工程师表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新能源发电的可控性和连续性问题,希望中科双良储能加快这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为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与一直致力于工业余热利用节能系统集成的大型供应商双良节能“一拍即合”,经过1年多时间的磨合,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双良节能投入8000万元,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入股,共同成立中科双良储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届时,中科双良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将依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8个专门的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双良节能的三级研发体系,建成以首席科学家陈海生博士为核心的压缩空气储能研发工程团队,加快超临界空气储能技术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进程,共同开拓中国绿色储能产业。
首席科学家陈海生博士
据中科双良储能首席科学家陈海生博士介绍,发展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常规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有效途径,更是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此次进入研制的10MW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单机规模最大的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按每小时折算节约1.2吨标煤计算,1年一台10MW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节约近3500吨标煤。
部分与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