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问题已成为过去空调民企不可小看
有人提出国内空调业“民企困境”的观点,笔者很诧异,亦不认同。为什么会有人看轻以志高、格兰仕为代表的我国众多民营空调企业?为什么会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还要强调国企与民企的政策待遇差别?
民企不拘泥于现状
在我国空调业不长的发展历程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民营空调企业,包括奥克斯、志高等近200多家。
他们在市场操作中,一方面,贴近市场、及时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从而迅速推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另一方面,关注消费者,不断推出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比如,奥克斯推出的价格白皮书,首开空调业事件营销的先河,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格局下,迅速出位,赢得自身的发展空间;而志高也不甘示弱,通过差异化的营销手段,推出了“关键零部件终身免费包修”的服务。
战略问题已成过去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民营企业发展之初也遭遇了“经营者个人意图决定企业发展方向,战略眼光缺乏、目光短浅、盲目冒进,融资渠道少、借贷难”等问题,最终也致使乐华、迎燕等一大批民营企业被淘汰出局。但是,这已经成为过去。
眼下,我国众多民营空调企业经历了前期洗牌之后,已经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订、内部管理及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等方面,进行了极大改善。在融资渠道少、借贷难问题上,国家也已给予全盘考虑,不久就会取得突破。
对于单一企业而言,在技术研发体系的构建、市场营销手段的完善等多个环节上,也获得了成长。毫无疑问,民企作为支撑我国空调业发展的半边天,也在市场洗牌和行业重组中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远景十分看好。
民企国企处境相同
与此同时,市场洗牌接近尾声,面对现存二、三线空调企业,无论是国企、民企,都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如何在市场竞争同质化下寻找到差异化突围的路径,无论对于国企的长虹、海信、春兰,或民企的志高、格兰仕,都是一道发展难题。
眼下,他们正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能够率先在资金、研发、技术、产品、价格等环节上寻找到突破口,才能最终做强而谋大,确立自身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而市场竞争是完全开放的,市场和政府都不会因为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对一些企业格外关照。
因此,出路还在市场竞争中,主动权也是在企业手中。眼下,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企业性质,而是面对市场竞争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