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灾年艰难起航

2006年09月21 08:23:00 来源:《人民日报》
尽管2006空调冷冻年度刚刚结束,但来自于厂家和媒体的盘点已提前拉开。对于今年空调市场的整体评价,舆论似乎已将原来估计的洗牌重组转折年定性成了空调灾年。理由看上去也颇为充分:原材料持续上涨、厂家涨价行为众叛亲离、销量首度出现下滑、旺季不旺等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一是,我国空调业正处于由盲目无序扩张向精细集约化操作迈进中,需要时间和空间的缓冲;二是,市场上出现的销量下滑、成本上涨、涨价乏力等危机,看上去有碍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但在这种现象背后却折射出企业推动转型的艰难和决心。

对于今年的销量下滑、销量旺季不旺与企业的涨价,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一方面,在前三年空调业的大跃进发展中,低价竞争让许多地区的空调消费量被提前释放;另一方面,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全国一级城市的空调普及率较高,近年来已接近饱和。市场空间巨大的乡镇,这几年的发展势头虽然看涨,但受制于市场分散、物流运输、售后服务等配套要求高,短期内厂家还无法顺利开发乡镇市场这座“金矿”。因此,在今后3—5年内,国内空调的需求量会出现稳定下滑趋势,这是一种必然,今年只是开始。

空调销售所谓淡旺季的界限也正在变得模糊。由于空调属于季节消费品,因此很容易受到来自气温高低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随着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卖场的网络布局日益完善,特别是他们每月展开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大大地将市场销售淡旺季的界限模糊化。今后,伴随着家电连锁向三级市场的扩张,一些空调厂家“押宝旺季”的想法将不再现实。

此外,今年以铜为代表的原材料上涨将所有厂家都逼上梁山,不得不采取涨价手段,高达5%—15%的涨幅让厂家承受着来自消费者和家电连锁商们的压力。特别是今年销量下滑的背景下,厂家的涨价行为再受质疑。而日前国美并购永乐形成了国内家电连锁巨无霸,也给厂商今后的合作提出考验。实际上,在表象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年原材料涨价无疑给厂家涨价提供了一个契机,厂家并非单纯涨价,还配套了推新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率等手段,开始尝试变被动为主动的市场战略;另一方面,除了销量下滑,还应该看到来自厂家产量也在下滑,幅度大于销量。由此,今年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被大大缓解。特别是在经历了今年市场的残酷竞争之后,许多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上会提升,“以销定产”将成主角,盲目扩大生产行为将会逐渐杜绝。最终,随着市场供求平衡,无论是厂家的竞争手段,还是商家的促销重点都会朝着规范化、理性化的方向前进。

总的来看,今年才是空调业真正的转折年,一些厂家原先规划的发展战略和推广手段,都在今年得以实施,尽管遭遇了困难和阻力,却促成厂家在明年的市场竞争中,及时调整方向和策略,轻装上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