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模式生存空间大

2007年02月01 00:00:00 来源:制冷快报

战略决策者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掌握相关利益者与本企业的关系,既要满足他们,同时又要想办法孤立他们。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句话来形容最近3年来,格力电器与国美、苏宁之间的关系,显然恰如其分。

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渠道的快速扩张,犹如飓风横扫中国家电的流通领域,国美、苏宁“渠道霸权”、“上下通吃”,使原本和谐的厂商、渠道关系变得剑拔弩张。进入2007年,国美电器对外宣称本年度内门店数量将扩张至1000家,实现销售额1000亿元;紧随其后的苏宁电器(70.5,3.90,5.86%)不甘示弱,董事长张近东近日表示:苏宁的目标是2010年家电连锁门店总数能够达到1500家。与此同时,觊觎中国市场3年之久的全球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位于上海黄金商圈徐家汇的中国第一家店,于2006年12月28日正式开业。

与其相对应的,越来越多的中小家电零售商开始放弃家电零售,举旗投降。

中国家电行业排名前5的品牌,无论是彩电、冰箱、洗衣机,还是厨房电器、小家电,几乎所有的生产厂家一股脑地倒向了与连锁渠道的合作。

与国内大多数企业相反,国内空调业老大格力电器选择了截然相反的渠道策略——自建销售渠道。在整个空调行业国内销售下滑的2006年,2006年前三季,格力电器的主营业务收入181.2亿元,同比增长达4成,主营业务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26.9%。离开了国美、苏宁的格力电器似乎活得更加滋润。自建销售渠道的“格力模式”正在被一些空调企业效仿:比如美的空调、志高空调。

业内人士所熟知的国美与格力的“交恶”,源于2004年成都国美对格力空调的低价倾销。2004年2月20日,成都国美在相关媒体上刊发了一则广告。广告中,国美将格力两款畅销空调的价格降到了令格力“无法忍受”的地步:零售价原本为1680元的1P挂机被降为1000元,零售价原本为3650元的2P柜机被降为2650元。双方唇枪舌战协商未果。3月10日,四川格力将产品全线撤出成都国美6大卖场。与此同时,国美北京总部向全国各地分公司发了一份“关于清理格力空调库存的紧急通知”。此后3年,双方既无交战,亦无交往,大门紧闭至今。

无独有偶。2006年,苏宁的一次空调采购招标大会上,对于苏宁电器提出的种种要求,格力总经理董明珠公开发难:“如果苏宁非要以这么低的价格进货,格力就退出本次的采购。”不久前,在被问及此事时,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笑道:“这种情况的存在,证明苏宁目前还未足够强势,如果中国家电业界还有第二个董明珠,我只能用奥运冠军刘翔的速度开店了。”

2006年7月,国美并购永乐以来,在中国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国美、苏宁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南京)甚至超过70%。掌握了话语权的国美苏宁,当然希望在谈判中取得先机。2006年,曾经传出国美默许一些分部跟格力各地分公司合作,引进格力空调的业务,此事被业界视为国美主动向格力示好的信号。而格力对此并不买账。作为中国家电业唯一“站出来”对峙流通渠道强权的企业,格力的坚持赢得了众多家电企业的尊敬。

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