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及效果影响节能空调市场
TCL空调总工程师郑双名日前表示,这些所谓的“高能效比”,只是一个初始数值。因为在空调长达8年的寿命中,能效比衰减严重,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效节能”。另一位专家则指出:一些空调企业提高能效比的办法是以小功率的压缩机匹配大面积热交换器,经增大单位时间的热交换量而实现的。事实上,这种“小马拉大车”的做法,只是实现了一个“虚高”的初始能效比,而系统中超量的冷媒充注与压缩面超负荷工作,还容易导致空调故障、缩短寿命。在环市路苏宁店,一位工作人员称,所谓的节能标示只是一个表面的装饰,贴上节能标示只是为了取信于消费者,同时也便于销售人员推销;通常情况下,节能空调上所标的机器的功率只是当空调处于最低风速时所能达到的理想状况,而空调的其他功能一旦被启用,那可能就会突破这一最低的功率,所以也不一定能达到所标明的节电程度。
广东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监测部徐新鹏部长说,空调能效国家新标准实施后,生产商的产品推出之前要经过检测和试用,如果合格就会得到相关部门(国家标准认证中心)授予的相应级别的证书,证书有一定年限。空调产品的实际能效比应该会与其级别一致,但不排除有极个别厂商违规操作。 据了解,目前我国市场上空调平均能效比较低,仅为2.6。而在美国,能效比低于2.8不准在市场销售;在欧洲,能效比低于3.2的产品也不准在市场上销售。而我国新空调能效比的最低入门则定在2.6。因此,广东电网的相关专家建议,政府一方面要严格实行节能空调器认证制度,采取节能指标评价值的一票否决制,将高耗能产品视为劣质产品逐出市场;另一方面,鉴于广东省缺电形势严峻而空调又比较普及,建议执行比我国节能评价值更高的标准,将标准定在2.8以上。
目前电价难以发挥节能作用,有人建议:节能用户可否享税收优惠? 据调查,去年广东省空调负荷约为1360.31万千瓦。其中中央空调负荷占40.43%,一般独立空调负荷占59.57%。目前使用空调设备平均能效指标约为2.3,而这些空调多数为近年来购置的,至少有5年以上的使用期,如此大量低效能的空调使用,空调节能的现实意义有多大? 广东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张工程师说,9月1日空调能效国家新标准开始执行后,能效比低于准入标准的空调不得再在市场上销售。但是,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空调,由于空调数量大,能效比检测难度大,成本高,对已在使用中的居民家用空调进行监测几乎不可能。这意味着,即使空调耗电量再大,只要消费者乐意就可以继续使用下去。他说,只能通过宣传节电知识,促使空调用户自觉清洗空调换热器,或淘汰耗能高的空调,以节约用电。 但是,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有节电意识。一天多用几度电,对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广东来说算不了什么。电价的“杠杆”作用没有在居民选择和使用空调中发挥出来。如现在居民在选购空调时,是买节能等级高的还是低的,往往将其中的差价与节省的电费连在一起算;至于现在使用的低能效空调是换还是改装,企业或家庭用户也会算那笔节电账的。 广州2004年年鉴显示:目前广州市区共有130万户居民拥有空调227.89万台。去年在广东省节能中心与广东电网的研究报告中曾建议,广州空调的1/3得到清洗,就可以降低电力负荷7.59万千瓦。但谁愿意花钱去清洗就为省那几度电或几十元? 因此,有关人士认为,在目前电价难以发挥节能作用时,只有剑走偏锋———在政策上多想应对之策。如国外往往对节能企业或用户,会通过税收优惠来予以调节,现在我国对节能行为却少有相应的鼓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