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冷链产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难题
制冷快报 - 榆中高原夏菜是近几年来甘肃省迅速兴起的一个特色产业。目前,这个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就在这个特色产业迅速做大的同时,资金短缺成为面临的最大难题。据空调制冷大市场调查了解,甘肃省定远镇蔬菜冷藏储存业务起步于2004年。目前全镇共有14家小型企业从事蔬菜的冷藏储存业务,还有几家提供包装等相关服务。2004年以前,当地菜农没有相关的储藏设备,也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蔬菜上市销售完全依赖外地商贩,经常遇到价格下跌时蔬菜烂在地里的情况。面对这样的现状,为了建立销售渠道,当地一些菜农开始自己跑南方联系业务,并着手建菜库对蔬菜进行冷藏保鲜储存。
但是,要将保鲜库扩大,顺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面临着诸多困难。“最主要的就是受资金的限制。”蒋得辉坦言。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顺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并没有取得土地使用证,无法从银行获取有效的发展资金。当合作社发展遇到困难时,大多数情况下依靠成员从亲戚朋友处借贷。有时也通过信用社贷款,但是这种需要其他2户当地村民担保的贷款,每年单笔贷款最高额度仅5万,和上百万元的所需资金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今年定远镇产出高原夏菜达8亿多斤,产值8亿多元。为了将高原夏菜产业做大做强,定远镇筹划在当地建设一座高原夏菜产业园区,对高原夏菜开展一些深层次的加工。但是这个正在筹划中的产业园区,首先面临着资金缺乏的问题。
具备特色优势却无法做大做强的情况,“年轻”的榆中高原夏菜并不是个案。一些传统的地方特色产业,依然徘徊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兰州百合是改革开放以后我省较早走向产业化经营的特产之一,并且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销售市场,得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国内大城市消费者的认可,甚至出口国外。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有资料显示,目前兰州有百合企业200多家,但是大部分都属于小微企业,仅50家左右的企业具备一定规模。高作旺介绍,其中60%—70%的百合企业没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只为很多外地企业收购产品,很难通过自己的途径在市场上占据份额。据了解,与品牌意识不强同时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这个产业有限的产品创新很难转化为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