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阴阳图纸让执行力受考验
据建设部2005年年底向外界披露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在严寒的北方地区设计阶段节能达标率为80%,但施工阶段实际达到节能标准的却只有60%;在夏热冬冷的中部地区,两个阶段的数字分别是20%和10%,夏热冬暖的南部地区则为10%和8%左右。据称,节能成了一些企业的表面“秀”,给有关部门审查的是按节能标准设计的图纸,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却使用另一套图纸的情况较为突出——“阴阳图纸”的沉渣泛起,让建筑节能的执行力受到严峻考验。
怪事:设计图纸要过“三关”
“阴阳图纸”是如何出笼的?上海一家设计院的沈先生这样感叹:“如果将责任完全归结到我们设计师身上太冤枉了。设计师考虑到了节能,设计图纸上也有,只是开发商、建筑商从中动了手脚,将图纸改了。对此,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而据了解,目前建筑行业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就是设计图纸从出图到施工须过“三关”,而“三关”过后,是不是节能连设计师都搞不清楚了。
第一关,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委托机构的审查关。现在,各地都有这样一种规定,设计图纸必须要经过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委托的审图机构的审查,未经审查或者经审查不符合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使用,并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应该说这一关是必须的工作程序,按审查通过的图纸施工应当能保证节能,问题是此关过后,设计图纸还需过两关。
第二关,须过开发商的成本关。开发商搞房产是为赚钱的,搞建筑节能必然要增加成本,为节约开支,有的开发商暗地里就会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一位地产老总就曾直言不讳地说:“设计师的建筑节能设计是很好,但如果完全按照设计做,必然会超出公司的预算。而实际上,不按建筑节能的标准做,并不会影响房屋的整体结构,也不会影响居住的安全问题。所以我们能省就省了。”
第三关,须过施工单位的工期关。由于开发商给施工单位的工期往往很紧,而建筑节能的施工技术大多较复杂,难免会影响到工期。而且开发商将项目发包出去时,施工单位在投标时通常是以低价格参与竞标,中标后为了尽量控制成本,也会在建筑节能的材料方面核算一番。所以,设计图纸到了施工单位手里,还得进行“优化”。
“三关”过后,建筑节能的标准自然会大打折扣。对此,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庆风分析认为,中国的建筑节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政府目前十分注重对设计院的图纸审查,而从整个工序来看,设计以后程序的监管力度明显薄弱,而这一阶段正是建筑节能的真正实施阶段,同时也是实施监管难度最大的阶段。难事:节能工程如何检测一位在北方地区做过节能住宅施工的项目经理说:“搞节能住宅好比给住宅穿上棉衣,屋顶、墙体都要进行特殊处理,但这种技术相对比较隐蔽,一般人很难区分它与普通住宅的区别。比如普通的外墙就是浇完钢筋水泥后在外面贴层瓷砖或粉刷一下就可以了,但如果应用保温隔热的外墙材料,就需要很多道处理工序,但从最后的外观效果来看,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这就引出一个话题,那就是节能不节能到底如何甄别检测呢?
据悉,目前判断建成的房子是否达到节能的标准,主要是通过定量定性的方法进行计算,如墙体保温系数、窗户传导系数、屋面的传热系数等。如果各项指标都是按照要求做的,就认定达到了标准。而这些,说到底还是停留在设计图纸的审核阶段。事实上,要检测竣工后的房子是否达到节能标准,难度很大。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会长涂逢祥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必要时,竣工后对围护结构的一些部位进行抽检是合理的。但在房子完工后对整个能耗的检测很复杂,或许可以应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如红外线扫描技术,在不需进行破坏性检查的情况下检测隐蔽工程的质量,但这样检测工作量太大,成本太高。对于试点示范工程当然是应该做的,如果对建成的一般房子也过多地进行能耗检测,耗资会太大,国力难以负担。
憾事:节能与节钱难调和
虽然建设部有规定,对在建筑节能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予以降低甚至撤消资质等严厉处罚,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是隐蔽工程,很难检测,加上长期来监理人员只关注施工进度和质量,对是否节能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让一些人大胆玩起了“阴阳图纸”的猫腻。
专家指出,开发商为了成本搞“阴阳图纸”,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开发商应该有一种大局意识,有一种长远眼光。建筑节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一种大方向,节能住宅不仅能够节约很多能源费用支出,同时节能住宅还为居民提供了健康舒适的居住条件,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建筑节能让开发商多花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建筑要节能,必须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可在节能材料价格高于普通材料的情况下,节能就意味着让开发商们“出血”。一位开发商坦言:“在商言商,如果搞节能住宅,势必要增加建筑成本。比如采用断热型双层中空玻璃,就要比普通中空玻璃每平方米增加几百元的成本,而整幢建筑的节能要从墙体、外立面材料、屋顶直至窗框材料等各个环节入手,这样成本投入将会加大。如今房地产本来就不景气,如果房子开盘时每平方米再加上个300元、400元,这房子还卖给谁?”
开发商的话也不无道理,他们是靠利润吃饭的。而据有关部门测算,节能住宅的成本一般要比不节能住宅高8%左右。这让开发商较难承受。当节能与节钱成为一对不能调和的矛盾时,成本意识便使天平从节能悄悄倾向了节钱。
目前欧洲的一些国家,为鼓励建筑节能,在使用节能新材料上国家会补助30%到50%,有的还有免税鼓励政策。涂逢祥透露,主管部门正在构想一种奖惩分明的“胡萝卜加大棒”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目前已进行到讨论阶段。即以50%的节能标准为基准线,对高于节能50%标准的,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助等奖励措施;对低于50%节能标准的则动用增加税收、禁止使用等惩罚手段。涂逢祥乐观地表示,该激励政策出台后,将会有力地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届时“阴阳图纸”现象肯定会大大减少。
[专题]共同关注:建筑节能月
编辑点评:建筑节能“阴阳图纸”现象真真切切的反映出建筑节能执行难的一部分原因,诸如开发商负担不起节能成本,建筑节能政策的缺失等。而令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奖惩分明,理论上是可以有效推动建筑节能的。而实际的效果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