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缺乏接盘铜市陷入振荡
近日国际铜期货持仓从最高的28万多手下降到26万多手,由此证明前段时间的挤仓告一段落。
挤仓行情是否结束往往以持仓是否下降为信号,目前伦敦市场的持仓逐步回落显示多头主力资金已经有所获利了结。此时前期的利多因素已经味同嚼蜡,后期多头可能炒作新的利多,比如罢工、美元贬值等等。但笔者对这些题材能把铜价推向新的高度表示怀疑。
首先来看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的表现。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3%。宏观经济数据一发布央行就宣布,为继续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见后期将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发展,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在此背景下中国铜的消费怎样呢?据调查,国内废铜今年供应充足,由于今年精铜和废铜价差过大,精铜消费受到抑制。与3月份相比,国内铜线杆企业近期开工率仅出现小幅上升,开工率约为75.7%,而去年同期的开工率为85.6%。这表明第二季度伊始,国内铜需求虽然逐步进入旺季,但消费量尚未出现明显增加。被调研的铜杆线生产企业总产能达203.8万吨。多数被调研企业反映从紧的货币政策增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另外铜价高位大幅振荡抑制其用铜量上升。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高铜价已经不是制约下游铜加工企业用铜量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资金压力才是首要难题。从海关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来看,虽然今年一季度其他机电产品的出口增加24.6%,但并没有给今年国内铜市带来很大提振,毕竟中国的铜大部分是消耗在电缆行业,而电缆行业又是科技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在本轮的宏观调控中首当其冲。
其次看看国际金融环境。自去年年初美国的次级债危机爆发以来,FED连续降息导致美元深度下探,大量资金出于避险纷纷涌入商品市场,国际金价、油价、农产品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不过,美国道琼斯指数从高位的14000多点屡次向下测试12000点的支撑,近日大幅反弹强势突破12700的阻力位,估计后市将振荡回升。毕竟美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在发展了几百年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不可能瞬间崩塌,再加上美国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高科技及人才方面,后期其全球大国地位不会轻易动摇。但美国最近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有好有坏,因此美国经济要想彻底恢复还有待时日。
综上所述,伦敦市场的挤仓行情已告一段落,中国的宏观调控和相对宽松的供给使得国内铜价滞涨滞跌。重要产铜国的罢工和电力问题可能成为后市的操作题材,且周边相关品种原油、黄金等的相对强势对铜市有所支撑。但铜价目前处于历史高位,但却缺乏资金接盘,因此陷入振荡再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