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企业突围之道
空气能热水器行业,就竞争而言,品牌是一种制约力。空气能热水器进入中国近十年,期间经历了小的洗牌过程,现在占领较大市场份额的空气能品牌多不是那些开拓者。在一些区域,空气能并没有外界渲染的那样利润丰厚,一年几个亿产值的品牌寥寥,据不完全统计,只有美的利用它坚韧的空调或其他渠道完成4.5亿,但经销商那里囤积的货品无法计量。在这个发展层面上,新鲜事物有它既定的游戏规则。频频的价格之争之所以发生,是部分企业想要在事态未明的情况下率先出击,否则小品牌坚持也是死,不如铤而走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规模与成本的限制,两条腿走路是上策。
2009年11月,中山某空气能生产企业公然打出价格战,在波澜不惊的空气能行业惊起阵阵涟漪。该企业将自家的生产配件价目表一并张贴出来,众多企业纷纷反击,认为该企业行为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而外行人则纷纷乍舌:惊叹空气能好暴利!
其实,早在前几个月,美的就玩了一袭价格战,迁就了低端市场,将价格达到5000元以下,稍后众企业颇多议论,认为美的是试图侵吞低端市场,与中山企业相比,其它企业对美的降价,更多的感觉是惊恐和不安。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价格战美的能够打得起!
对比美的与中山某企业的策略及后续反映,反差极大。其中道理只有业内人士清楚:
美的的超雄厚实力无论是在家电领域还是在商用领域,他的资金实力与研发、销售实力是其他企业不能望其项背的,而进军新的发展行业,如空气能行业,是需要强大的资金链条支持与技术研发攻坚的,美的在部分区域可以将空调的资源共享,如成熟的经销商建设、大卖场的进入、大品牌影响力、售后服务、研发人员等,所以美的可以短期内忽视利润或者不要利润、只要在价格战中甩掉一批中小企业,打出小规模的价格战,就有很多企业吃不消,而忽视利润的形为在外界看来是暴利的宣战。而其他仅仅忠实于空气能生产的企业走价格战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
在暖通行业某些领域,如空调领域,市场形势已成定局,短时间内,强势品牌企业已形成,后来居上者的市场机会不多。而在没有形成强势品牌的领域,竞争者将面临大好的市场机会,受到的制约相对较少,这对于以“利基市场”为目标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果选择了正确的细分市场,再打入自己的品牌,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产品可以很快被竞争对手模仿,超越,而品牌却难以逾越,所以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往往来自于强势品牌。可以说,谁树立了品牌,谁就掌握了未来市场竟争的主动权。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在热泵市场鹬蚌相争之时,谁人得利了呢?在中山某企业大力曝光,热泵的暴利之时,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免费的广告,打响了自己的品牌,靠这样的方法,去推广自己的企业,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只有品牌而没有过硬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说也只是空有其表。其次,消费者对价格战也不一定会买帐,要么持币观望,等企业价格一降再降,要么价格低了连考虑都不考虑,觉得价格低质量一定次,贪便宜买了质量不好的产品不如多花钱买国外品牌......,因此中小企业参与竞争中,不该再把希望寄托在价格战上,而要在质量和品牌的层面上进行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