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阻碍了空调连接管的路?
空调连接管之争在沸沸扬扬闹了好一段时间,本该在“空调连接管替代技术研讨会”划上一个圆满的休止符,让铜铝连接管会光鲜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然而,事情并未如挺铝派乐观预料的那样。
空调企业:犹抱琵琶却遮面
一项来自搜狐数码家电频道的21819份空调连接管民意调查统计显示,由于铜管是消费者一直认可的连接管,在万人激辩中57.4%的网友都在支持使用铜管。在此调查中46.64%的网友都认为铜铝管是黑心管,并且有54.61%的网友认为铜铝管在将来不能完全取代铜管,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是企业在故意炒作。
从空调连接管之争的整个事件始末来看,美的恶意攻击对手抬高自己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但空调连接管的替代进程从终端卖场的反映来看,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的验证。这项万人参与的网上调查足以引导空调制造企业的营销决策和制造方向。
在走访国美、苏宁的空调卖场时,我们发现美的涉嫌故意诋毁对手的不正当竞争的宣传牌子早已不见踪影,但是当我们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空调时,美的的促销员依然在介绍自己的产品100%使用铜管,向询问者介绍铜管与铝管的优劣之分。而使用铜铝管的企业促销员当被问及是否使用铜铝连接管时,竟然也宣称自己的产品使用的都是铜管。
从美的甘冒天下之大不讳的行为,从其他企业的心口不一的暧昧,可见消费者对铜之偏爱,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铜铝管技术还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很难说谁好谁坏。在没有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给出定论之前,任何一个厂家都不宜妄下断论。为保险起见,宁可多花几百元买铜管。
单纯从营销的角度看,不管美的是自爆行业内幕的揭黑英雄,还是赢了销量输了美誉也罢;不管是海信科龙勇于站出来为铜铝管正名,还是矫枉过正的炒作也罢。这场闹剧对于美的、海信科龙来说没有真正的赢家,包括一直持旁观态度的其他空调厂商。真正的赢家现在看来应该是那些完全使用铜管的外资空调品牌。空调铜管替代技术应该是需要空调行业共同推动的一件好事情,企业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畏首畏脑,更不能为了怕给别人做嫁衣而停止技术创新的步伐,更不能让消费者来吞食行业不良竞争的苦果。
消费者:依旧是弱势群体的代名词
在众多空调制造企业不作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一下,近来的空调连接管事态的发展。2007年8月2日,来自《科技日报》的一篇以“100%铜管有猫腻警惕铜管“陷阱”为标题的文章指出,由于国际铜价居高不下,国内有部分空调企业虽然对外宣称其空调为100%铜管,却同时在“铜管”里面玩猫腻儿,以杂代优,以短充长,以薄代厚;8月13日,来自《中国消费者报》的一篇以“空调铜管成为厂商利润增长点”文章指出,虽然在相关行业协会和专家的论证下,使得铜铝连接管的地位得以认可,但是在铜铝管在终端的推广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难度,再加上居高不下的铜价,几乎所有空调厂家都利用“铜管的长度和价格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的制约忽悠消费者,在空调铜管的长度和厚度上做起了文章,把“铜管”当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最终为该利润埋单的却是消费者。
纵观此次空调连接管铜铝之争,我们惊奇的发现消费者的被动。在此次事件之前,消费者一直认为自己购买的是铜连接管,消费者完全属于一个弱势群体,知情权早已经被众多企业践踏在脚下。此次事件之后,被炒晕的消费者只能固执地坚守“唯铜论”,恐怕没有空调企业敢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使用的是铜铝管了,而藏在铜管里的猫腻,真正吞食苦果和埋单的却依旧是消费者。
空调连接管的铜替代问题,在铜资源紧缺和空调生产大国的背景下,中国空调铜替代技术必将是一条越走越远的道路,这条道路能否走下去,需要空调制造企业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的引导,特别需要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及时有效地对产品性能给与检测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杜绝铜管里的猫腻现象,才能促进空调业长足地发展,才能真正地维护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