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受“美元指数”与“中国因素”影响

2008年08月30 00:00:00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进入7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暴跌,原油、黄金和农产品价格均大幅下挫,同时铜价也难以幸免。伦铜期价从7月初的每吨8940美元一路下滑至7100美元附近,汹涌的跌势逐渐动摇着人们对于商品牛市的信心。然而,从伦铜的周K线图上来看,伦铜目前仍在演绎上升三角形形态,也就是说,伦铜的上涨趋势尚未被破坏,并有再创历史新高的可能。目前,在通货膨胀有所缓解的背景下,美元指数与“中国因素”成为主导铜价的两大矛盾因素。在即将过去的消费淡季里,中国需求并没有放大,如果说美元走强是本轮铜价调整的主要因素,那么奥运后的中国经济能否平衡并较快发展、中国需求能否显著增加,将是决定铜价能否再次上涨的重要力量。

美元指数筑底反弹将长期拖累铜价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具体说来,美元指数是参照1973年3月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这6种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的几何平均加权值来计算的。从2006年开始,美元再次步入下跌周期,目前,美元指数实现筑底反弹的可能性增加。首先,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呈现减少的或稳定的态势,美元贬值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常账户的赤字企稳反弹。白宫今年初曾预测,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将在2008财年上升到4100亿美元,但将从2010财年开始下降,并有望在2012财年实现盈余。最近美国的两位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都表示,将在上任后解决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问题。

其次,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在欧洲蔓延,欧洲经济持续恶化,次贷危机造成美国住房投资萎缩,进而使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OECD领先指标是工业生产,钢铁和基本金属需求的领先指标。从OECD在8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08年4月到6月,美国的领先指数出现下跌放缓走势,而欧元区的领先指数从今年1月份以来一直呈现加速下跌的走势,欧元区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7.4,为2003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区经济衰退引发欧元的贬值,进而带动美元走强。

第三,从利率政策来看,7月份美国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增加9.8%,环比增加0.7%,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在8月5日的政策制定会议上决定维持基准利率2%不变, 市场预计美国将在今年下半年至少加息一次。美国联邦利率的提高将会改变美元的长期以来形成的弱势地位;最后,全球美元的最大官方持有者不会轻易放弃美元储备,目前美元主要持有者是东亚国家与欧佩克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都明确表态不抛售美元资产,支持美元走强。

“中国因素”成为推动铜价上涨的重要力量

在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和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出口增速放缓。1~7月份,中国出口总值同比增加22.6%,增幅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为增长9.9%。从投资和消费来看,1~7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672亿元,同比增长21.7%。因此,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下降,而内需即投资和消费将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7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为2007年10月份以来的低点,在国内通胀压力减轻的情况下,相比国外调控利率或刺激经济等措施,国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更加广阔。

在出口需求下降的同时,中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国内铜消费需求进一步放缓,根据海关数据统计,1~7 月中国铜进口同比减少17%,1~6月份中国铜进口同比减少17.9%;6月份中国精炼铜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19%,增幅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从铜的终端消费来看,1~7月份,中国发电设备产量同比增加1.8%,冰箱产量同比增加4.5%,空调产量增加11.1%,冷柜产量同比下降0.4%。

当前,在两大矛盾因素的对抗中,“中国因素”对铜价的提振作用明显不足,美元走强已经占了上风。如果奥运后中国能放松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大政府财政投资,使投资成为拉动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那么中国对铜的消费需求才有可能显著增加,铜价才有可能在美元指数回调时创造奇迹。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