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调三强短期内难以撼动
2008冷年结束,人们的目光再度聚焦在海尔、格力、美的三大品牌所形成的三强鼎立格局上。笔者以为,三足鼎立的格局不仅短期内难以撼动,长期来看也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这得益于三家企业已建立起了各自的核心,成为推动行业结构性增长的主因,还加速行业的成熟化转型。而随着具有鲜明特色的各自模式的确立,现有的三强格局或将重新排序。
国内空调业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淡旺季冰火两重天的变幻后,透过2008年度中报会发现,格力、美的、海尔的报表依然亮丽,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牢牢把持着行业三甲地位。特别需要指出的,海尔在销售规模与综合利润上实现了双增长,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内企业单边追求规模而忽视效益的简单发展战略。
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领先的发展战略。在这方面,海尔优势明显。中国已成为世界空调生产基地,但多数空调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却只局限于为国际品牌OEM。惟有海尔在自主品牌出口上取得战略性突破。海尔空调不仅成为美国市场的主流品牌,还为中国制造赢得了掌声和生存空间。欧洲权威调查咨询机构Bsria日前发布的《中国印象》调查报告对海尔空调的最高评价:海尔空调是在欧洲市场增长最快的中国空调品牌,海尔空调已经在欧洲市场树立起了中高档品牌形象。以自主品牌活跃在国际市场,使得海尔空调发展的空间比其他品牌更广、更大。
正是得益于多年前就实施的全球化布局的支撑,使海尔避免了其它企业在奥运营销中出现的品牌空心化尴尬。相反,赞助奥运还成为海尔完善国际化布局的推进器。奥运会曾被形象地称为“国际品牌工厂”,索尼、三星等国际品牌都是借奥运平台享誉世界。海尔以奥运会舞台向全球展示自己“全球化品牌”新形象。同时,通过为世界顶级赛事提供产品和服务,来促进海尔产品和服务向着全球化品牌的目标迈进。
事实上,中国企业与国际品牌的最大差距,不是产品,而是品牌形象塑造和创新能力。谁先突破这两大瓶颈,谁将获得国际化的推动力。海尔奥运战略最终获得了全面突破,不仅使国际友人了解到中国企业的实力,还为海尔空调走向世界递出了一张金名片。海尔的独家赞助奥运,也为同行树立起较高的进入门槛和壁垒。
在国际市场打拼了多年的海尔,深刻领悟到:中国产品要与国际品牌接轨,那必须在节能上实现创新。海尔在产品上的创新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列,几乎每年开盘海尔都会推出新品引领行业发展潮流。今年,海尔通过利用其在日、韩等全球9大研发中心的节能省电优势资源,推出了10大系列120余款省电空调产品,再度引领行业节能发展潮流。
可以说,上述强势特征已足以成为海尔空调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海尔作为中国民族家电品牌的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当前我国空调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肯定随着竞争的越趋理性,品牌品质将直接左右着未来的格局,同时全球化的竞争才是胜出的关键。或许就在明年,空调行业三大一线品牌的位置可能重新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