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价近期趋于振荡下跌
由于汶川突发强震,打乱了金属市场的调整步伐。因产量受损预期,锌价最先作出反应,铝紧随其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比较起来,铜的反弹力度相对偏弱。随着地震对相关金属产量影响程度的逐渐明朗,基本金属纷纷从高位回落整理,铜也重回下行通道,疲态尽显。总体而言,铜市的季节性上涨行情已经结束,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外铜价很有可能在维持一段时间的高位宽幅振荡之后加速下跌。但不可忽视的是,在铜价中期下行的大趋势下,库存、美元及产量等诸多因素增添了走势的不确定性。
中国需求不旺,现货压力沉重
产量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4月份我国精炼铜产量为33万吨,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7%,1—4月累计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17.7%,国内铜产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进出口方面,根据海关公布的初步数据,4月份我国进口未加工的铜和铜产品的总量为246119吨,环比小幅增加2.3%;进口精炼铜148060吨,同比减少25.8%,环比减少5.6%,国内采购积极性依然较低。与此相反的是,4月份我国出口精炼铜18818吨,环比增加65%,同比增加超过300%。这是由于春节以后,LME铜价大幅拉升而国内铜价相对滞涨,使两地价差不断扩大,进口铜大幅亏损,国内转口铜贸易转而活跃。产量的平稳增加、进口需求不旺以及转口铜贸易的活跃,都对铜价造成了压制。
当前国内消费不旺的现状,也可以从铜市的期现结构中得到印证。4月份以来,根据长江市场的报价,现货铜一直维持小幅贴水的状态,仅当临近合约交割时,才会出现昙花一现的小幅升水,交割结束,现货便再度转向贴水。
分析今年消费不旺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增速从高位略有回落,国内用铜需求的增长不可能延续前期年均20%—30%的速度,需求回落实属正常。另外,由于去年年底以来,国内通货膨胀压力重新抬头,4月份我国CPI增长8.5%,央行随后表示再度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存款准备金水平已达16.5%。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的货币政策仍将偏紧,相关企业将继续承受较大的资金压力。加上当前铜价高企,用铜企业可能会继续采用随用随买的购买策略,直至铜价从高位回落。
多头资金撤离,市场结构偏空
资金方面,外盘铜持仓在不断减小,已从峰值时的28万多张下降到目前的25万张。根据CFTC公布的持仓报告,非商业净多头数目已下降至4188手,多头资金正在分批撤离,这对于高位运行的铜价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其后市反弹料将乏力。
CFTC期铜非商业净持仓与LME场内铜走势对比图
库存方面,目前三大交易所库存合计约17万吨,相当于全球4天的消费量。随着注销仓单数量的持稳,后市铜库存或将持稳于当前水平,或将缓慢回升。由于高位铜价对当前低库存水平十分敏感,库存的回升难免造成铜价的大幅回落。
从以上分析可见,随着消费“旺季”的结束及多头资金的撤离,铜价回落在所难免。但与此同时,其他不确定因素仍有可能刺激铜价短期反弹。
美元及相关商品走势的影响
最新的3月份OECD领先指标继续下滑,表明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前景依然暗淡。而美国最新公布的建筑、就业、工业生产等数据好坏不一,表明其经济有可能正在趋稳。美国经济虽然没有加速恶化,但走出衰退仍需要较长时间。受此影响,美元走势仍有反复的可能,并带动铜价短期波动。
与此同时,受到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刺激,原油走势强劲,其他大宗商品,包括钢铁、煤炭、燃料油、天然气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原油及其他能源价格的上涨,对铜价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震后重建或将提振铜价
由于全球铜供应一直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因此矿山产量的任何损失,都有可能造成短期内铜价的大幅波动。4月底智利国营铜矿的持续罢工事件就曾推动伦敦铜大幅上行,其罢工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投资者不得不对矿山生产保持一定的关注。
根据易贸资讯的调研,由于四川境内并没有主要的铜矿和精铜生产企业,汶川地震对国内铜产量的影响较为有限。四川省发生强地震后,位于四川省的康西铜业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据悉,2007年康西铜业生产粗铜2.73万吨,2007年四川省铜材产量为1.49万吨,占全国铜材产量的比例约为0.2%。本次地震对云南省铜生产企业也无显著影响。整体而言地震灾害对国内铜供需的影响非常有限,但电力及交通运输对四川及周边区域金属产能的影响仍值得关注。另外,考虑到灾后重建的需求,也有可能会对铜价带来一定支撑。
综合以上分析,短期内美元、原油及其他突发因素或将加剧铜价回落走势的反复性,但随着多头资金的撤离及消费旺季的过去,在全球经济高风险运行以及国内消费清淡的压制下,铜价在中期内趋于在宽幅振荡后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