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冰箱市场白皮书
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9月海尔、容声、新飞、美菱“四大家族”总的零售量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3%,2007年四者总的零售量市场份额为50%。昔日冰箱业的“四大家族”在经过几年的调整之后重新焕发光彩。
值得关注的是,海信和美的两个“集团系品牌”也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根据中怡康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累计数据显示:海信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为5.99%,容声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为7.63%,两者相加为13.62%,已超过西门子的10.58%,稳居第二名的位置;美的系旗下的四个品牌累计市场份额为10.43%,已经高于新飞和美菱,紧随海尔、西门子之后,具体品牌市场占有率为:美的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为5.77%,荣事达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为2.30%,小天鹅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为1.55%,华凌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为0.81%,这不由使人想起美的系2007年年底对于2008年市场的规划———“保三望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愿景。
与此同时,国家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1-8月国内重点城市冰箱市场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前十名销售量占有率由去年同期的85.27%升至今年的89.07%,冰箱开始出现与空调、洗衣机类似的品牌集中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2008年1-8月前十名品牌销售量占有率提高了3.8个百分点,而前三位占有率提高了7.19个百分点。此外,国内重点生产企业12个月内产品销售比例明显高于进口品牌,适应市场的新产品研发水平和市场化速度明显提高。
国内品牌领跑市场
截至目前,2008年冰箱行业增速平缓,与往年相比变化并不大。国家信息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品牌销售量比例明显提高,由去年同期的62.95%提高到2008年1-8月的72.7%,以海尔、美菱、新飞、美的、容声、海信为代表的国内军团领先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海尔作为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品牌,一直占据着25%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正以26.59%的市场零售量份额领跑市场。这得益于2008年以来海尔融合了国际化设计理念的卡萨帝系列高端冰箱的发布,今年海尔卡萨帝系列高端冰箱共有美式、法式、六门和意式四大系列,融合了大容量、不锈钢、多门和抽屉式的独创设计,这一切无疑提升了海尔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
另一国内企业美菱在四川长虹控股两年多来,业绩有了进一步提升,目前美菱冰箱市场份额为9.58%,位列第三位。根据美菱电器公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实现净利润495.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5.3%。
新飞作为国产品牌中较早提倡差异化竞争的厂商,目前市场份额为9.2%,今年以来一方面渠道下沉,加强三、四级市场的终端建设,由一县一点扩大为一县多点并向镇级市场延伸,实现一镇一点;另一方面新飞开发上市的日耗电量0.29千瓦时节能王冰箱,采用新型专利密封技术和航天材料真空绝热板做隔热材料,从而使新飞冰箱在节能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容声作为中国冰箱四大家族之一的品牌,虽然在2005-2006年经历了太多的悲喜,但是凭借其厚实的底子,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最近两年其零售量、零售额一直保持恢复性增长,目前市场份额为7.63%,保持前五的位次。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当国家出台“家电下乡”政策并将冰箱纳入试点产品之一时,冰箱业全体是欢欣鼓舞的,因为该政策无疑将帮助冰箱企业加速启动农村市场,最重要的是,让一些大品牌可以直达农村市场,而先前农村市场被一些杂牌和当地中小品牌所占据。另外,随着今年上游压缩机、钢材等成本不断上涨的影响,那些曾因这一市场急速爆发而诞生的中小品牌,受到了残酷的生存挑战。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是目前江浙地区已有多家中小企业停止生产冰箱而转产其他产品。
外资品牌不尽如人意
与国内品牌领跑市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外资品牌2008年前三个季度表现不尽如人意。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1-8月,进口品牌呈现整体下滑趋势,除松下外,西门子、三星、LG、伊莱克斯、夏普、东芝等进口品牌销售量占有比例都有所下降。
排名行业第二位的西门子出现销售逐月走低的情况。中怡康的数据显示,西门子1月份的零售量市场份额为11.06%,2月份降为10.85%,4月份又降至10%,5月份继续下降至9.38%,直到9月份因备战十一才使其销量提升,零售量市场份额升到13.78%。
韩系LG和三星的零售量和零售额市场份额也均在下降。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LG冰箱2008年1月的零售量市场份额为3.3%,到了2008年8月降为2.4%;零售额市场份额也在下降,2008年1月为6.4%,2008年8月降为5.1%。另一韩系品牌三星冰箱,其零售额和零售量市场份额同样呈现下滑趋势,2008年1月零售额市场份额为6.3%,2008年8月为5.2%;零售量市场份额也由2008年1月的3%降为2008年8月的2.8%。由于三星冰箱和LG冰箱两者在中国市场无论在产品上还是在市场策略上趋于雷同,因此两者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并不明显。
此外,松下、伊莱克斯、博世等冰箱品牌同样难逃市场份额下降的噩运。以伊莱克斯为例,其2008年1月的零售量市场份额为3%,而2008年9月的数字为2.7%。
产品:向多门和大容量挺进
从不同容积段产品的销售量、销售额结构变化来看,2008年前三个季度,冰箱市场销售结构中241升以上大容积产品是一路高歌猛进。
中怡康数据显示:从容积段来看,181升-210升的冰箱仍然占据主流,2008年1-8月的累计零售量和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为39.42%、33.59%,与去年相比变化并不明显。然而,181升-210升的冰箱似乎可以成为一个产品容量段的分水岭,低于此容积的冰箱市场份额开始萎缩,高于此容积的冰箱市场份额则开始扩大。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同样显示:截至2008年8月,300升-349升容积段的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同比增长323.98%,350升-399升容积段的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同比增长383.33%,400升-449升容积段的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同比增长325.00%,450升-499升容积段的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56.43%,501升以上的容积段冰箱零售量市场份额同比增长50.98%。即便如此,在全部冰箱中,增幅较高的容积段比例依然相对偏小,虽然上述大容量段的产品同比增长巨大,但这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直接关系,不过大容量冰箱产品增长是大趋势。 上一页123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