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企迎来难熬冬天
受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放缓的因素影响,近一个月,国内外铜价行情急转直下,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国内外铜消费增速明显放缓,来年需求仍趋于疲软,而近年铜冶炼投资不断增加,产能扩张过快,在铜价暴跌和需求减弱的背景下,中国铜冶炼企业正迎来难熬的“冬天”。
铜价一路下行来年需求趋弱
“暴跌之后铜价后市整体偏空,预计明年国内铜产量和消费均将放缓,铜冶炼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中国国际铜业论坛日前在南昌举行,与会期间,中国有色金属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武益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言及铜冶炼行业充满了忧虑。
国庆长假后至10月27日,国内期货市场一共经历了16个交易日,在这16天中,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主力0901合约期价有11天以跌停板价格报收。27日,该合约期价以跌停价3.254万元/吨报收,较节前的收盘价5.262万元/吨下跌了2.008万元/吨,跌幅高达38%。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状况在金融市场稳定之前仍将维持,就目前而言,国内外期铜短期内仍将受到美元指数、美国股市和原油以及国内外现货市场的影响,预计铜下跌的趋势仍将延续;而国内铜价补跌尚未完全,短期内仍将被动下跌。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处长段绍甫在论坛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国内铜消费仅为330万吨,同比增长3.2%,大大低于上年同期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事实上,进入2008年以来,国内铜消费增长一直举步不前,即使在传统的消费旺季也未表现出应有的需求旺盛态势,今年上半年铜消费量仅为248.5万吨,同比只增长1.59%。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即使乐观估计,2008年中国铜消费量约为490万吨,较2007年增长7.45%,增幅将大大低于上年同期的13.4%。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宏观经济放缓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减少铜消费量的增长。从总体上看,中国铜消费需求明年情况也不容乐观。
与会专家预计,2009年中国铜消费需求消费量可能维持在520万吨,增幅在6.12%上下,大大低于多年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投资扩张迅猛冶炼产能急剧膨胀
而与铜消费需求疲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铜冶炼行业的产能却在急剧膨胀。
段绍甫在中国国际铜业论坛演讲时说,中国铜冶炼产能将在未来两年内快速释放。到2010年,我国粗铜冶炼能力将接近每年400万吨,比2006年增加约1倍。
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陆续投资上马的铜冶炼项目如今已经开始投产。今年7月下旬,金瑞期货金属研究小组调研发现,北方铜冶炼产能扩张较为迅猛,预计今年中国铜粗炼、精炼产能将分别达到314万吨和489万吨,同比增长10%和9.6%。
“铜冶炼产能快速释放必然会进一步加剧铜精矿供应的紧张状况。”金瑞期货金属研究小组分析师王丹平说。
目前中国2/3以上的铜精矿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全球前十名的矿业巨头控制着世界近75%的矿山产量,资源高度垄断。
业内人士介绍,如果没有自有矿山,铜冶炼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铜精矿粗炼费和精炼费(TC/RC)。TC/RC是矿产商和贸易商向冶炼厂支付的、将铜精矿加工成精铜的费用。
中国企业2008年达成的铜精矿加工费仅为47.2美元(每吨)/4.72美分(每磅)。权威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从国外进口铜精矿冶炼,国内铜冶炼企业每炼一吨铜就亏损一至两千元。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