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铜价难现春季攻势
从第四季度初至今,受次贷危机扩散到实体经济的影响,沪铜价格已经大幅下跌50%以上。而随着严冬的到来,部分急于抄底的投资者已经开始期待沪铜能像前几年那样,在春节前酝酿一波跨年度上涨行情。从历史走势来看,近几年沪铜确实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点,连续四年春节期间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2009年的春节,历史还会重演吗?
近几年的季节性上涨行情,实质上就是市场对我国即将到来的消费旺季的良好预期。一般而言,春节前期我国企业受年底资金回笼等因素影响,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采购,而春节后,面对即将到来的传统消费旺季,企业大多会进行较大规模的采购。而今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春节,要比往年提前更早一些(1月26日)。今年的年关对企业而言,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出现放缓迹象,而10月M1(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降幅更为明显。目前M1、M2增速均已降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水平。而10月期间经历了商品的大幅下跌,11月的增速降幅将更为严重。市场一下从流动性过剩转化为流动性紧缩,一旦出现“硬着陆”,对经济的杀伤力将极为巨大,央行此次前所未有的将存贷款利率大幅下调1.08个百分点也充分表明当前形势的严峻。
人民币近期的快速贬值,尽管有利于出口,但在国外需求疲弱的状况下,短期快速的贬值很难改变当前出口恶化的状况,也引发部分短期资本外流,加剧国内流动性紧张的状况。流动性紧张,对企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一般而言,企业贷款的周期为一年,在每年的11月、12月是回收贷款的时期,一旦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银行为了谨慎往往选择收回贷款不再发放贷款,企业因此而雪上加霜,甚至有可能破产。企业资金的紧张无疑将大大降低采购计划,通过压低库存量来加快资金的周转。而铜价的暴跌本身也使得企业采购趋于谨慎。另外,在本轮下跌过程中一直惜售的卖家,在年底还贷的压力下,或许不得不在低价将部分现货铜抛售。因此,铜价在春节前依旧是易跌难涨。
这种局面到节后恐也难有所好转。由于今年纺织、钢铁等不少行业均出现大面积亏损,明年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可能扩大,节后企业资金面依旧不容乐观。
从需求来看,尽管国内出台十项措施刺激内需,加大铁路与电网的建设都会增大对铜的需求。但我国今年铜消费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这使得我国的铜产业受国际经济影响较大。以空调行业为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空调加工基地,集中了全球70%以上的产能,2007年我国出口比重达到53.4%,而美国90%的窗机空调均从我国进口,这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制造业对国外的依赖程度。但中国家电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我国空调库存已经积压超过1400万台,如此大的库存如果不能及时消化,明年的需求将难有起色。外需的低迷也使得吸引大量农民工就业的出口型企业利润降低,最终导致农民工收入锐减,再加上农产品价格跟随整体商品下跌,农民收入难有较大增加,内需亦难以启动。
从宏观经济来看,欧美上周连续公布的经济数据均不理想,但仍未到最坏的时候,信贷萎缩的恢复和金融衍生品的去杠杆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的衰退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恢复。而经济调整的周期,甚至可能比预期还要漫长。国内生产企业大多在四季度才刚刚感受到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第四季度的季报很难给投资者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春节后正是上市公司大规模披露年报的时期,届时无疑将进一步打压本就脆弱的投资者信心。因而,沪铜连续多年的春季攻势将在今年终结,未来铜价寻底之路依旧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