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诚信
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时应和社会的每个自然人一样,注重“诚信”价值理念的实践。无论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概莫能外。惟此方能使企业在良性循环中持续发展,进而达成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佳化。
企业诚信首先是面对内部员工的诚信,其次是面向市场顾客的诚信。毋庸置疑,员工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决定因素之一,其心理和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因此,企业管理者践行诚信以凝聚人心就具有战略意义。如果员工对企业领导的诚信度产生怀疑,问题和麻烦将接踵而至,甚至干扰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导致企业从内部溃败而走向衰微。有鉴于此,企业负责人一定要“不打诳语”、慎重对待承诺。
首先,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要慎重承诺。出于激励员工之目的,企业可以允诺增加收入或提高福利待遇,但切忌言过其实或不予兑现。以免造成员工心理落差引发沮丧失望情绪,进而产生对领导者的不信任感。做不到的事就不去承诺;承诺的东西就千方百计去实现。这既关乎企业形象,也涉及领导公信力。
第二,落实规章贯彻决定时要标准一致,公正服人。旨在协调企业内部运作和强化管理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决定决议,在其贯彻实施中也体现着企业领导者的诚信。规章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是面向全体企业人的一种“承诺”,包括各级领导及所有员工都应遵循。没有游离其外的特殊人物。基于“诚信”以同一标准去判断衡量每个人,真正做到奖罚分明、人人平等,不能因人而异搞厚薄亲疏。否则企业的管理难度必将与日俱增。
能否始终保持诚实守信,取信于外部的市场和用户,乃企业重中之重。产品必须有市场才能有效益,产品卖得出方能形成市场。而今的经济往来中所以不乏欺骗和陷阱,根本原因是许多企业抛弃诚信、热衷欺蒙。对市场和顾客的诚信主要表现于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签订协议履行合同等。实践证明,以诚待人能吸引新顾客,以信待人会招来回头客。这样的企业自然声誉日隆,不断成长壮大。因此,企业应以真诚为本,保证产品货真价实,并要以信义为先,坚守对外交往的道德底线。
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一终极目标的基础是商业道德,其核心则是诚信。倡导诚信惩治欺诈,重建信用道德规范体系,企业应当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