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板看到你40%的潜力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那么,在拥有同样专业能力下,老板更为看中员工的哪些方面?答案是——诚信、适应力、承受挫折和创意。
在人力市场上,一个老板对雇佣一个员工的判断,从两种截然不同的因素中衍生出来,一种是潜力价值,一种是经验价值。
素有‘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在招聘员工时指出,“人的能力,60%也许可以看得出来,剩下的40%不做做看就不知道。其中60%是判断,40%是下赌注。”
当我们从“校园人”走向“职业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先带着一袋袋的潜力和空空的一袋经验开始职业生涯。然后,我们的诀窍就在于,在潜力完成发挥出来之前,先把经验装满。
或许有人会问你,你是属于潜力型还是经验型?在考虑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先做好一件事情,问问自己是否具备潜力型或经验型背后的素养。
诚信:永恒不变的素质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诚信”作为选取人才的第一优先项。
那么,什么是诚信?《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在笔者看来,诚就是你说的事情,你认为你能做,然后也做好了。做不到,你就不诚。
在工作中,对诚信的要求往往体现在个人的职业操守。
在一家国际IT企业担任华南区采购的孔小姐说:“我们现在的国际采购,一次都是进出几千万,职业操守当然要好才行。”
当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时候,定单与采购的金额规模加大,品格不好的员工,对企业有莫大的伤害。
“很多业务的习惯不好,常常用回扣来做渠道,谈事情。这样对企业的损伤很大。”
相对地,有诚信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资产。“有些采购部门的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帮公司买东西,比给自己买东西还小心,价格压得更低。”孔小姐说。
有人说,新世界的领导人,必须具备诚信、正直、承诺、公平、创新……
笔者认为,无论一个企业的制度再严,就算制定了完善的规范细则,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员工把持自己的心。品格是所有员工的最高指导准则,品格不好,其他的都不需要再谈。
适应力:接受改变 快速学习
身处不确定的环境,适应力更成为企业选人的素养指标。
被喻为领导学之父的班尼斯发现:“适应力是每个人在面对生命的起伏不定与阴晴圆缺时,仍然能够活得精彩的能力。”它代表的人才就要像变色龙一样,随时接受新观念,以及有快速学习的能力。
人力资源专家卢小姐对此特别有感觉:“过去十年,每年我在做人才辅导时都有一种感觉,今年比去年更具有挑战。”
以经营媒体出版为例,一家企业一开始旗下的出版刊物全是独立运作,后转成整合营销传播,以统一形象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与客户的要求就会改变,产品的生命周期就会延长,工作方式完全转变。但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应该是改变销售员的大脑及销售模式。
“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不断对内沟通观念。心胸要开放接受新事物。”一位内部员工说,“改变成功,将会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过程。”
而随着国际化竞争愈来愈激烈,外派工作,使用英文的适应力,也成为企业选才的重要衡量指标。
笔者认为,当你开始使用除了母语之外的语言去思考事情的时候,你的思维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此外,适应力还必须建筑在平常对所有身边的人、事、物的关系了解基础上,必须以快速的学习能力作为支柱。试问自己,如果有一天,老板让你今天去美国、又去英国、新加坡,你需要马上拖着手提箱就走,你自己是否可以立刻就走?就像三个人赛车,一人赛车有四个引擎,有人会全开,有人有八个引擎,却只开了三个。您又会开多少个引擎呢?
承受挫折:快速复原
承受挫折,往往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你解决的问题越多,你心理的承受能力就越强。
“以前市场运作速度慢,可以慢慢来。可是现在大家都流行‘三周’销售,三周以内产品卖不出去就要下架。对于我们来讲,快速学习和接受挫折的能力需要快速提升,进行再冲刺。”一个手机的销售人员说。
“过去,我们拓展市场的方式是经常性“扫楼(即拜访客户)”。现在,去打电话给一些中小企业老板时,电话还没讲几句,前台就说我们是做推销的。我们只能把失败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然后很快重建自信。”一家管理顾问公司的课程销售人员道。
创意:付不起自满的代价
创意,是自己出一个题目,然后自己去解答。要检查自己的创意是否符合要求,就必须站在对方的观点上去考虑问题。
但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在提出创意时,一旦别人有异议,我们往往不自觉地捍卫自己的想法,那时就把自己的心开始关起来。而当你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事情的时候,意味着你要了解别人的感受,也就是开发你能力的开始。
这让我不禁想起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所做的国情咨文时说:“美国经济是优秀的,但不能自满。在多变的世界经济中,我们看到了竞争对手,中国和印度。”
此外,对于一些全球化的企业,具有国际化视野,更是员工不可欠缺的能力。“你是用部门的角度,还是用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是人才格局的差别。”天津三星通信的徐科长说。
或许,正如三星李健熙社长对人才的定义,“过去把那些只把吩咐下来的事做得很好的人叫人才。但是现在,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并且懂得营造适合产生创意的氛围的人才才是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