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的“鸡肋现象”何时休?
一场南方冰雪天气,给我们湖南人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就拿已经逐步成为南方人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太阳能热水器来说,除了诸如皇明太阳能等少数品牌外,大多数的品牌都没能真正经受住寒冷的考验,一场长达半个多月的强烈霜冻过后,因为强烈的热胀冷缩而报废。
而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问题投诉也时常见诸报端,比较常见的多是漏水、不制热和短命,本来用于方便生活的太阳能却成了日常生活的一根鸡肋。
谁制造了太阳能的“鸡肋现象”
在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李华林代表他所属的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递交的一份名为《关于完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若干政策的提案》中将劣质太阳能这一鸡肋现象的诞生原因:“目前我国已颁布太阳能热水器国家标准17个,行业标准3个。而标准覆盖面严重不够,尤其是产业的中上游行业标准严重缺失”。
而市场的火热也导致了无数并无生产资质的淘金者的涌入,他们的产品解决模式就是拼装,购买便宜的材料来组装一台太阳能。由于“拼装”太阳能生产厂家不具备生产制造能力,更无检测能力,配件随意购买,甚至拼装生产,厂家根本不对整机负责,不对消费者用上热水负责。而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结果,即“目前不少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质量管理工作混乱,产品检验手段匮乏,甚至少数企业偷工减料、低价倾销,严重影响行业声誉,扰乱市场。而上万家大大小小的营销安装服务企业良莠不齐,部分零配件质量差,市场监管力度不够,错失良好的市场发展机制。”
由此可见,“隐患”太阳能热水器“先天残疾”的原因,恰恰就是目前极度繁荣的太阳能市场下,无数的杂牌拼装机所造就的,杂牌拼装机正是当之无愧的“隐患源泉”。
破解“鸡肋”以“正版”规范市场
眼下,油、煤炭等能源价格不断上扬,来自全球变暖等方面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谓风生水起,恰逢其时。然而严重的隐患问题在太阳能火爆几年之后,越发显现出来,这也给了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巨大隐忧,长此以往,太阳能将因为其隐患问题成为市场上的鸡肋,被消费者所抛弃。
而破除鸡肋的途径不是没有,而在于是否有人去做。以皇明太阳能为例,他们目前在市场上推出的名为“原装集成”理念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这种模式是从原材料选择到主机、配件、辅机的设计生产,均严格按照太阳能户外特殊工作环境进行控制和检测,并由厂家统一提供;厂家对整体系统负责,对消费者用上热水负责。而要达到这样的原装集成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形成一个高技术含量的检验监测技术中心。而要达成这样的目的,没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长期在太阳能产业的经验积累作为背景和依托,是难以达成的,而诸如皇明这样的太阳能企业,在这方面无疑走在了产业的前列。其太阳能行业规模最大、检测项目最全面的检测技术中心和全球样板工厂,从根本上对这一理念的实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除了资深企业自己的奋进外,制定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业规范则是从高层面上对行业发展的一种协调。
时下这种政出多门,行业标准不一的现状,也导致了以拼装为经营模式的杂牌太阳能厂商和从外界涌入的投机者能够从中渔利,并不用承担太多质量责任的一个关键所在,而规范则能最终将那些只为赚钱不顾长远的杂牌厂商和投机者早日清理出场。
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走商业化之路,注重的是消费者教育、科普教育、体验营销,培养了消费群体,因而市场能够快速启动和放大,而且具有可持续性。尽管在此之前我国的太阳能行业并非无暇白壁,但在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与中国消费者协会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权威部分监督下,以及皇明太阳能等领袖企业的不懈探索并投入实践,我国太阳能行业必将在发展的道路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