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散热器材面临“洗牌”拐点
两个月前的那场南方百年一遇的罕见大雪灾,在凝聚国家意志的同时,又让很多精明的商家发掘了深蕴其中的巨大商机。
最近,中国最大的采暖散热器企业之一、宁波金海水暖器材有限公司率先在北京举办了“欧洲家居式独立供暖系统中国首发式”,公布了《金海独立供暖蓝皮书》,撬动了这个行业重新洗牌的杠杆。
由于产品本身的特点,从事采暖散热器产研销的企业,一般都较为低调。业界局面,一方面是少数龙头企业的策马狂奔,一方面是弱者纷争,秩序颠覆的乱世。一场大雪,让采暖行业浮出水面,像金海这样的业界强者开始出头,希望凭己之力,成为行业秩序整顿的有力之手。
挑战:市场、原料“双重夹击”
目前的中国散热器行业面临重重压力:原材料疯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国内散热器企业良莠不齐,许多中小企业恶意竞争……
从市场上看,采暖行业远没形成良性竞争规范,存在品种多,创新少;产量大,精品少;企业多,品牌少;抄袭模仿多,自主研发少等乱象。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散热器企业约有1200多家,实际上有实力、上规模、能自主创新的企业不足50家。其余的都是没有规模的小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缓慢,应对市场能力较差。
没有集中度的行业,只能是一场低水平的混乱
从原料上看,目前在中国散热器市场以高能耗、高污染作为发展代价,主要有铸铁、钢制、铝制、钢铝复合、铜铝复合等几类,其中铸铁散热器所占比例最大,约占半壁江山,显得老气、笨拙、粗糙,已不能满足人民对家居艺术化的需要和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
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社会终端能耗折合成电力总计为2万亿度,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处理,能源消耗总量为世界第二,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1/4,其中采暖能耗占55%。
所以用能耗较低的铝制散热器取代铸铁散热器已经势在必行。在欧洲市场,铝制散热器已经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了。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逐步落实,随着消费者对散热器装饰性、经济性等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铝制散热器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这或许将逼迫生产铸铁高耗能散热器企业转型,以适应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从而成为行业洗牌的拐点。
危机:市场服务紊乱
目前国内采暖的服务市场亟待规范,存在五种常见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如通过“减少散热器片数配置量”来实现所谓的“低价”,“虚报产品的散热量”来夸大效果,“多收安装材料费”来获取最大利益,“服务打折扣”来推卸责任,“安装标准较低”来追求省事省力等,损害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利益。
一位广东经济专家曾说过:一个新兴行业,没有领导者不行,没有领导者创下的市场规矩也不行,就如同婴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所以,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正面临着一场“物竞天择”的淘汰赛,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罕见的南方大雪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由于这些省份是非传统供暖地区,当地冷暖空调由于室外机经常出现结霜而无法保证正常供暖,因而经济、方便的独立供暖系统成为人们普遍盼望的一种采暖需求,这给采暖行业的洗牌提供了契机。
金海这次在北京推出升温快、耗能小、功能多、热效高、耐压大等优点的独立供暖系统。业内专家断言:这是金海打响的采暖散热器行业洗牌的第一枪。但其后续效应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