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空调的普及要"大项目"配合
在地下“恒温层”,温度一般稳定在18度左右,地源热泵利用埋管温差传递,通过压缩机启动,能送上摄氏60度的热水和摄氏8度的冷水。目前,“地热空调”有两种,一是利用热泵技术,把“恒温层”的地下水抽出来,热量交换后再排回去;一种是土壤源热泵,利用浅层常温土壤或地下水中的能量作为能源,在地下埋管,吸收热能。冬天,“地热空调”代替锅炉从土壤中取热给建筑物供暖,同时还能提供生活热水,夏天,替代普通空调将室内的热量排入土壤,为建筑物制冷,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
由于热泵机组采用恒温的地下土壤或地下水做能源,“地热空调”的能效比风冷空调高40%左右,运行费用比风冷热泵低30% 40%,环保更是“零污染”,且不会破坏臭氧层。据相关测算,几年后每年可安装地源热泵40万台以上,和采用“化石能源”比,相当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00万吨,和50万辆汽车的污染排放物。热泵空调在每个房间都有单独的能量分配器,可以自主调节温度,在建筑外都看不到空调,也听不到空调的声音。
据有关专家介绍,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地源热泵就在北欧国家使用,70年代石油危机时在西方世界得到推广。美国目前已安装了40万台“地热空调”,在1998年已占到空调总量的19%,新建筑中这一比例占到30%。在国内,“地热空调”已在北京、杭州、沈阳、重庆等城市的部分写字楼、酒店和新住宅小区使用,北京和青岛的奥运会场馆更将大力推广。
那么,对普通居民来说,“地热空调”和普通家用空调,谁更划算呢?业内专家介绍说,中央空调造价一般在300元/6平方米,“地热空调”接近500元/6平方米,一座300平方米的别墅,安装中央空调不到10万元,“地热空调”14万元多。但一旦运行后,“地热空调”运行费用要比中央空调低近一半,算上初始投资,四五年后二者总费用就相当,往后就是“净赚”的了。若是选择土质松软、接近河湖(地下水丰富)的地方,“地热空调”安装、运行费用还将大大降低。设备投资上,地源热泵聚乙烯换热管埋下去可用50年,空调机结构简单,运转部件少,20年不用维修,一次投入,长期受益。另外,地热并不是只存在于地壳深处或温泉带等地方,处在地表浅层的“恒温层”就可大面积应用。
对于大连地区来说,本身近水源,地下水丰富,一旦大面积引进“地热空调”不但能够减少很大部分的污染源,更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很多好处。可是由于初始投入和普通挂壁空调数量还很大,推广要靠规模取胜,在集中供热的新建小区或大楼安装,分担安装成本,才能长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