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行业:运营模式改革成新思路
制冷快报 原材料价格上涨,空调生产成本走高,受美元走软、南方大雨等因素影响,空调市场需求模糊不定。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在高通胀背景下,国内空调市场消费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再加上房地产价格的高位维持以及未来价格的模糊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空调的基本需求。如此看来,今年空调业的市场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明朗。这种高成本空调与不明朗的市场购买力组成了今年行业新的供求关系。改变运营模式也成为了空调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从消费趋势来看,现在我国消费者对空调的需求正在由“成本机”向“需求机”转变。此前的空调市场基本上处于消费者购买第一台空调的普及期,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依据大多停留在价格上。从现在开始,市场正进入消费者购买第二台空调的更换期,这时消费者对空调的需求更为苛刻,那些真正为用户提供超值产品和服务的品牌会成为消费者的最爱。当大部分空调企业沉溺于价格竞争时,海尔已经利用超前的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与利益,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细分市场领域用户的首选。
当前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从短缺时代的思维中清醒过来,依然沿用“卖库存”的运营模式。但自6月份以来,南方空调销量大省又接连发生严重的暴雨洪涝灾情,浇灭了空调企业最后的一丝侥幸,所以现在不少空调企业对天气异常敏感和紧张。国家停止对空调的节能补贴,原材料成本的走高和需求共同作用于空调行业,在成本和需求都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如果企业还抱着大规模制造的旧模式肯定行不通。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将重心从“成本”转向“消费者需求”,通过对消费需求的快速洞察和直接反应来满足市场。
对空调企业来说,能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经营思路与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不是企业有什么就销售什么,而是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供应什么。未来企业的竞争力不再是规模间的较量,而是运营模式支撑下能否快速满足、创造消费需求的能力。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外界环境变化莫测,消费需求变动不断,如果企业没有先进的“运营模式”来适应环境,而是延续“靠天吃饭”的老思路,则随时都可能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对企业来说,就是要从原来的“企业中心论”向“用户中心论”转变,这要求空调企业通过收集、整合、挖掘用户的准确需求,激活研发、采购、制造、流通等整个体系,让整条供应链随“需”而变,建立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柔性组织结构,由原先单向的供应链模式转变为双向的供需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