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市场需把握发展方向
制冷快报 随着我国农村品冷链市场看好,蛋糕越做越大,但呈现的问题也着实不小,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解读“十二五”规划时指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四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五是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因此,制冷快报记者认为,农产品冷链市场要大力发展,还需准确的把握发展方向,各冷链企业也需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之下谋划未来。
第一,目前农产品冷链市场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涉及民生领域的农村品冷链物流市场,由政府先期引导,逐步发展到成熟并具有规模的市场,实现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
第二,农产品冷链市场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谋求长远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冷藏运输效率低、空载率高,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冷库、冷藏车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然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让很多有意加快发展的冷链企业感到有心无力,但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先期的投入,长期的回报才是发展所在。
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冷链发展离不开科技,要用技术体现价值。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上充分利用现有RFID技术、3S(GPSGISRS)技术及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冷链运输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
第四,需完善农产品物流监管体系,形成安全冷链标准。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发展区域内农产品短途冷链物流体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发展跨区域的农产品长途冷链物流体系,才能将我国冷链物流方方面面都一同提升,这样才能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实施,虽然《措施》出台,整个冷链产业也都在不断提升,但如原料基地生产标准与规范、预冷与贮藏标准、加工标准等细分问题上都需要完善标准,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要建立健全检查与监督机制,积极推行专业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屏障,进而推动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