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调业将面临大洗牌
“新标准出来后,空调企业可能由现在的两三百家减少到五六十家。”日本松下空调的技术人员对记者说。日前,国家标准委、发改委正在就2009年将中国空调市场的能效准入标准由现在的五级提高到二级征求企业的意见。然而,据记者了解,包括国内第一梯队的企业在内,都对新标准表示出担忧:成本将提高30%至40%,与此同时,国内空调企业还会增加对外国节能技术与核心器件的依赖程度。
新标准正在研讨中
早在2005年3月1日,我国就正式对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实行强制能效标识制度管理。能源效率标识是附在产品或产品最小包装物上的一种信息标签,用于表示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能源消耗量等指标,其共分为五级,其中一级最节能,五级最耗能。
然而,两年过去了,能效标识制度对节能的促进作用被监管部门认为远远不够。
在日前由国家标准委与发改委主办的2007年空调能效高层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审计司副司长宋伟说:“在检查中发现大部分的空调产品能效水平停留在四至五级,能效达到一至二级的产品所占比重相对较少。能效标识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在现阶段积极解决。”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能效四至五级的产品占总销量的95%。此外,能效标识并没有充分激起消费者对节能的认知,据艾默生公司调查显示,国内74%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能效标识。
由此,国家标准部门希望借出台新的能效标准、通过提高门槛来促进节能空调的发展。据悉,监管部门已召集空调行业主要企业研讨在2009年实行新的空调能效标准,并准备将现有三、四、五级产品强制淘汰出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提高能效门槛是中国向发达国家节能空调水平看齐的重要一步,因为虽然我国现有标准与国际标准水平相当,但是,国外产品的能效集中在高等级,而我国则集中在四五级这样的低等级上。
企业叫苦连天
“如果2009年中国空调市场准入标准大幅度提高为二级,这显得过于严格。”日前,在新标准研讨会上,国内空调企业人士表示出了担忧。
据记者了解,多数企业包括占据国内重要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在内,都认为新标准实行后将大幅增加企业成本,这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届时空调行业将出现一轮大规模的洗牌。
一位企业人士称:“入门能效等级由五级提高到二级,整机成本会上升30%至40%,再加上目前市场上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这对空调企业意味着经营成本和风险的大幅提高。”
此外,目前,我国压缩机能效提升幅度不足以支撑空调能效等级的大幅提升。压缩机是空调最主要的耗能部件,也是提高能效的关键。据悉,我国空调企业所使用的一级能效的压缩机几乎都来源于美国或日本厂商。以国内空调巨头格力为例,其2007年度共生产1600万套家用空调,其中30万套是从美国艾默生公司采购的压缩机。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