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能源合作:不走能源冲突老路

2006年03月10 10:35:00 来源:制冷快报

中国和印度在21世纪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两国的发展也面临诸多相同的问题,能源需求就是重点之一。历史上国家间因能源之争而走向冲突的事例并不罕见,中印能否避免重走老路,这不仅关系到两国是否都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也关系到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特别策划:“余气”未消警示全球能源安全

中印发展不走能源冲突老路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28年里保持了9%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印度在过去15年里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6%以上,现已达到将近8%的水平。中国有13亿人口,印度有将近11亿人口,二者相加约占全球人口的40%左右。中国和印度都是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石油进口国。印度目前的石油储藏量只能用到2016年,到2010年,印度将成为第四大能源消费国,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从两国政府到企业界,中印能源合作正在加强。如果两国能够超越历史恩怨,走出“安全困境”,深入开展战略对话,充分发挥经济实力、外交活力和文化张力的作用,必将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能源合作是大势所趋

中印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形势所迫。中国和印度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两国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石油及天然气进口的依赖程度也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媒体近年来十分关注中印两国在海外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印进行激烈竞争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但同时,人们更注意到,中印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经开始,并正在加强。

去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时说能源合作是中印双边合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印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宣言的第九条说:双方同意,在能源安全和节能领域开展合作,包括鼓励两国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第三国协作勘探和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这说明能源合作已经受到两国政府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专门为扩大中印经贸合作而成立的中印经济合作联合研究小组向双方政府提出的报告中也有关于能源合作的具体建议。此后,中印两国能源部门的政府官员、石油天然气公司的负责人等进行了友好和富有成果的磋商,作为落实两国总理联合宣言中能源合作的后续行动。例如去年8月印度石油天然气部辅秘艾哈迈德率高级代表团访问中国,成员包括印度工业联合会的代表和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的高层领导。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中印两国的能源企业在海外已经有了一些合作成功的例子。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和印度国营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在苏丹已有3年的合作历史。去年底,上述中印两国的国营石油天然气公司联合竞标,成功购得在叙利亚的加拿大石油公司拥有的38%的股份,总价格为5.78亿美元,中印公司各自拥有一半的比例。这是中印能源合作中的一次重大行动。正如印度石油天然气部秘书特里帕蒂指出的,“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开辟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任何时候,只要有可能性,中印两国就合作,而不是到处竞争。”

中印两国目前的处境大体相同,面临的挑战也大同小异。近年来在非洲、拉美以及中亚地区的激烈竞争中也有过经验教训。竞争的结果,不管是谁胜出,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弄得不好,还会出现两败俱伤。印度石油天然气部长艾亚尔以在哈萨克斯坦的竞争为例说:“心满意足跑到银行数钱的是那些利用两个潜在买家的竞标,白白赚取6亿美元的家伙们。”当然,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避免那种“残酷无情”、“两败俱伤”的恶性竞争。

总之,中印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上述联合竞标成功只是开了个好头,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机遇。而且,合作内容不限于海外合作竞购,也不仅限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在能源其他方面,例如核能、水力发电、非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方面中印也可以互相合作,优势互补。中印两国的学术界也在努力探讨能源合作的内容和途径。除了双边合作外,中印两国在多边框架内,例如中印俄三边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印度已是观察员),南亚区域合作组织(中国不久前被接纳为观察员),以及中印与东盟的合作关系中,都可以进行能源方面的合作。

携手走出“安全困境”

中印崛起得到公认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作为两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中印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两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也相应提高。人们预测,在今后20-30年的时间里,中印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将继续前移,战略影响将不断扩大。

中国在经历了28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昔日贫困落后的形象大为改观,已经成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强大的推动力量。当前,中国国内和国际上关于中国崛起问题的讨论,主要不是集中在中国是否崛起的问题,而是集中在如何崛起和崛起后的战略影响问题。另外,由于外交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分量已经得到比较普遍的承认。

印度自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国民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印度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6%以上。进入21世纪以后,印度经济发展开始第二次提速,现已达到将近8%的水平,成为除中国之外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另一个大国。

美国著名的思想库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普雷斯托维茨在一部颇有影响的著作《三十亿资本家》中说,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信息技术中心,成为众多跨国公司寻求可观回报的投资对象和高科技研发的主要枢纽。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则认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前景非常良好”,将持续稳定地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印度还制定了“展望2020”的宏伟蓝图,立志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甚至“排名三甲”的强国。除了经济上的美誉度不断攀升外,印度的外交也十分活跃,国际能见度明显提高。无论是在东亚峰会,还是在其他重要国际场合,印度领导人的身影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中印发展本身就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面对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开始给予高度的关注。其中,有的抱有欢迎的态度,也有的不以为然。然而无论怎样,中印两个东方大国的崛起,必将对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首先,中印两国的崛起将对这两个国家本身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中国有13亿人口,印度有将近11亿人口,二者相加约占全球人口的40%左右。中印两国的发展壮大,正在迅速改变昔日贫弱苍白的形象,提高了两国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造就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其战略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不仅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改变贫困面貌的榜样,还为壮大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力量,提高它们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随着中印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内的声音正在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谈判地位也在提高。

其次,中印崛起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印同为亚洲大国,共同面临着维护亚洲和平与稳定的重要责任。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军事现代化正在进行之中。印度是一个事实上的核国家,正在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二者有很多共同利益,而且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印崛起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必将日益显现。冷战结束以后,很多国家不赞成由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占据支配或主导地位,希望加快战略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中印的崛起在相当程度上顺应了这一趋势,体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要求。虽然中印的崛起在现阶段不会挑战现有格局,也不足以造成巨大的冲击,但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力量对比。格局是一个时代主要国家间力量平衡的一种态势。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力量的对比必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某种变化。人们不必刻意回避新兴国家对现有格局形成冲击的问题,不必刻意回避某个或某些国家因实力增强而增加分量的问题。当然,这种冲击和变动的力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新兴大国崛起的速度及其对现有格局的态度。

中印是山水相连的紧密邻邦,加强两国的合作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虽然笔者不敢苟同“中印合体”(Chindia)的概念,但是如果中印能够真正超越历史的恩怨,走出因怀疑对方战略意图而互相戒备所导致的“安全困境”,深入地开展战略对话,不断充实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充分发挥经济实力、外交活力和文化张力的作用,必将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