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四更 制冷剂替代陷入困局
9月14日,国家环保部相关人士表示,我国正在研究使用新型环保的碳氢作为空调制冷剂。他说,预计最快明年,生产线的改造将会在全行业实施,届时,新生产出的空调都将使用碳氢作为制冷剂。
这意味着,继氟利昂三年前在中国宣告退场之后,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含氢氯氟烃(HCFC)也将谢幕。而一度被视为能取代HCFC的“无氟”R410a制冷剂或许会因为碳氢制冷剂的到来而面临尴尬处境。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新型环保碳氢制冷剂未必能高枕无忧,易燃易爆的特点让其饱受争议,被取代的可能性随时存在。
五年时间内换了四种空调制冷剂。究竟制冷剂的终点在哪里?答案是——目前还没有。
取代与被取代的制冷剂
1931年美国杜邦公司合成出“氟利昂”(CFC),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可以自己调配温度的时代。随后人们发现,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 1991年,中国宣布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3年,国务院批准《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计划在2010年1月1日完全停止对臭氧层破坏能力最大的氯氟烃和哈龙的生产和消费。2007年,中国已全面停止这二者的生产。氟利昂走后,含氢氯氟烃来了。因为含氢氯氟烃(HCFC)比氯氟烃(CFC)多了个氢原子,对臭氧层的破坏力要小一些,但含氢氯氟烃的温室效应反而更强,注定了含氢氯氟烃只能以临时替代品的角色做短暂停留。
随后,不少企业看中了杜邦研发的R410a制冷剂。采用R410a制冷剂的空调被称作“无氟空调”。相比含氢氯氟烃,这种制冷剂不含氯氟烃,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然而,它仍非完美,因为其仍然含氟原子,会引发温室气体效应。据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估计,其引发的温室气体效应与含氢氯氟烃制冷剂不相上下。 眼下,碳氢制冷剂又高调出场了。
没有尽头的淘汰战
2009年,格力空调承担的国家商务部“采用自然环保工质R290(丙烷)研发高效节能空调器”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于是,以R290为代表的碳氢制冷剂以其“不损害臭氧层、无温室效应、完全环保”等优点成为空调业关注的重点。
“R290环境特性不错,但安全特性不好说。在生产和应用中,其易燃易爆的性质是不可能改变的。”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所长马一太如此评价R290制冷剂。
碳氢制冷剂中所含丙烷最大的缺点是具有可燃性,这就是长期以来它不能作为一般工业或民用制冷空调设备制冷剂的主要原因,也是碳氢制冷剂的致命缺陷。“如果用量过大的话,碳氢制冷剂极有可能引起爆炸,而现在的家电维修行业也不是很正规,如果安装工不注意烟头或者不恰当补焊都有安全隐患。”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所长陈光明告诉记者。
“在没有革新性技术出现之前,空调制冷剂更换就没有尽头。”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制冷剂淘汰战。
“这对企业是一种挑战。”在陈光明看来,制冷剂频频更换,空调业也背负重担。每一次制冷剂的更换都意味着生产线的相应调整,更换速度越快,调整幅度也就越大,这条道路看起来没有尽头。除此之外,目前中外科学家仍在加紧研究更安全的新品种。但是,谁也无法保证,新品种就没有缺陷。
利益链重整
R410a制冷剂时代,杜邦、霍尼韦尔和大金过着田园牧歌般的日子。他们凭借手中握有的专利权,向世界各国空调企业收取专利费,也包括中国的众多空调企业。据业内人士估计,R410a制冷剂的价格是含氢氯氟烃的4倍左右,如果全国的空调企业全部使用R410a,每年交出的专利费和成本费将达数十亿元。 R290到来后,利益格局可能将发生变化。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分析,格力作为R290的研发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在新一轮竞争中,或许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他空调企业,则可能在这次制冷剂更替中忍受阵痛。南京佳冰、海之欧等力推碳氢制冷剂的企业或许能在这次制冷剂替代中分一杯羹。而东岳化工、中华蓝天、浙江巨化等在冷媒的研发力度上尚无法与前几家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