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板行业进入新“纪元”
冷链设施是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冷藏车、冷柜、冷库等迎来黄金期。建设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是重要环节,冷链设备正以不可估量的速度进入冷链市场。
库板作为冷链重要配套产品,近几年市场持续向好。然而,原材料价格起伏不定、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生产许可证换证审查即将来临等交替影响,让我国库板行业处于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中。
一、冷库板增长趋稳 供求平衡
1、冷链催生库板繁荣
冷冻冷藏的巨大需求,迫切需要冷库等冷链产业大幅度上升,但是就现状来而言,却有着严重滞后的现象,不能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据统计,我国主要农产品流通腐损率约在15-30%之间,年流通腐损价值超过6500亿元,即占GDP约1.4%的价值因冷链产业落后而浪费。
进入“十二五”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冷链产业的政策扶持,行业也在制定冷链服务等相关国家标准,在两会期间提出加大对我国冷链物流网的投资,良好的政策导向将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
相应的2014年,我国库板需求量也大约增长20%-30%。常州晶雪冷冻设备有限公司董
事会秘书何为乐告诉《制冷商情》记者:“国内的大型电商、国际冷链物流巨头、大型食品厂等,都已经或计划新建冷库和物流基地。可以说,目前冷库板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就公司而言,产量还没达到设计产能,晶雪具备260万平米/年的生产能力。”
常州阳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峰指出:“冷链物流作为行业中的高端产业,配套建设也将进入高峰期,今年公司新增全自动生产线,针对一些大型冷库工程毫无压力。阳湖手工板30万-50万左右,自动线100万-150万左右。”
2、不同档次供求不同
与制冷行业其它产品类似,冷库板市场也被划分为三个层次,高端、中端、低端,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供应企业。
从应用领域和市场占有率来看,低端产品由于价格便宜,一般多用于追求短期利益的冷饮、水果、蔬菜等中小型冷库中,约占50%的市场份额。中端产品性价比合适,一般多用于较为中大型的冷库建设中,约占40%市场份额。高端产品由于价格高、质量稳定,一般多用于低温、超低温,制冷量大、节能效应明显、保温要求高等精密和大型冷库建设中,目前仅占10%的市场份额。
随着人们认知的加强,很多客户逐渐意识到冷库板对冷库的重要性,因为冷库不同于其他仓库,冷库对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都很高,所以在选择冷库板的时候要注意板材的材质以及保温强度,选择正确的板材才能更好的维护冷库。目前,已有很多低端用户转向了中端产品,致使中端市场供不应求。而低端产品占比大,很多生产企业没有能力调整模式,因此这个端点处于供大于求。而高端市场,有能力进军的企业并不多,我国冷库对高端产品需求量不大,因此供求相对平衡。
二、不利因素制约冷库板发展
1、跟风现象严重
目前,冷库板行业,一个普遍现状就是生产厂家集中度高。在行业有利润可图阶段,某家企业获利后其他企业纷纷跟进,行业的价值没有被扩大,反而陷入众多企业争夺有限价值的漩涡中,直接结果就是竞争激烈。此外,众多的生产厂家产品雷同,没有差异化可言,为获取客户而进入资源的消耗战中,利润微薄甚至进入亏损状态,没有真正意义上以消费者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定位产品,市面上什么产品销售情况好马上介入,低价格成为主要营销手段,结果是众多的企业大家都没有钱赚,对客户来说品质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2、 价格战不可避免
在去年的调查中,很多企业反映公司产能和以往差不多,利润却减少了20%。以标准的10公分聚氨酯冷库板为例,报价最高可到170元,主流价格则在130—150元之间徘徊。
随着竞争越加激烈,很多小厂家“义无反顾”打起了价格战,给出了110元左右的“割肉”价。在短期内,价格战会起到“输血”的作用,可从长远来看,企业一旦把价格降到“生死底线”,如果原材料有变动、资金链断裂、产品不被客户认可,他们可能面临“突然死亡”。
到了今年,大部分企业都将价格控制在120元/平米左右,面向高端市场的晶雪议价能力强势,报价为190元/平米。采访中,晶雪、阳湖、沈阳北雪、常州月仙等企业反馈,由于质量把控更为严格,2014年与2013年相比,价格起伏不大,即便如此,价格战依然存在。
3、偷工减料无视产品质量
迎合低价竞争手段之一就是从产品质量上“做文章”,采用低端原材料,或者是不环保的材料,在发泡密度、彩钢板厚度、密封程度做“手脚”。比如聚氨酯所用钢板,最好的是不锈钢板,正规厂家一般都采用0.38、0.426、0.5等规格,但小厂家往往使用0.35的钢板,也不做烤漆等工艺处理;涂料方面,所使用白料的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最终制成品间的性能差异,甚至某些劣质白料的使用使保温的初衷都得不到体现,更谈不上节能效果了。
4、生产方式、技术工艺、管理水平不高
调查中,中小规模的企业占到了冷库板企业总量的30%,手工作坊占到了20%。其中,大部分企业在生产上还处于原始状态,多采用手工模具,人工压膜和搬运,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系统,更不用说严格的质检和程序的自控。依靠“手工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技术和服务附加值低,达不到环保和节能的效果,甚至也没有稳定的质量和合理的保温性。
5、产能跟不上 交货周期慢
近年来,高端化和大型化的冷库项目比例不断提升。然而,一些小的库板企业每天的库板产量大约在300—500平方米。当遇到一个冷库工程需要20000平方米的库板的时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交付,从而导致小的库板企业难接大工程,竞争力下降。
三、企业利润缩水 经营成本大增
调查显示,聚氨酯冷库板在90年代一平方米净利润达100元左右,到了现在只有5元—30元,下滑了70%;当时,聚苯板盈利同样可达100元,现在仅有4元—10元的利润空间,下滑了95%。本次调查涉及的企业中90%表示,今年上半年企业利润与往年持平,成本之战已影响企业成长。
1、原材料价格起伏不定
据了解,聚氨酯保温板(PUR)主要由两种原材料组成,即黑料(聚合MDI)和白料(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而原料价格是随着市场波动的,目前黑料每吨15000元左右,白料每吨13000元,黑白料比例根据各自厂家的配方而定,如按照1∶1的配比混合料一吨可出聚氨酯18~20立方米,每立方米原始材料费在700~777元,加上材料合成费、人工成本、设备损耗、工厂租金、运输费、税金、维护费、管理费等,大公司成本可以控到1600元/立方米,小公司则需1800元/立方米,因此正常的市场报价不会低于1800元(其中,毛利约为15%)。
2、物流成本上升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2012年物流成本较2011年还有所上升,物流成本附加到商品上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上调。
一般而言,中大型,尤其是常州地区的冷库板企业,业务都是面向全面市场,而冷库板
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弯曲和折损,因此需要厂家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如果冷库板受到损坏,相关的保险公司赔付慢、力度小,这无形中都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1、 人力成本增加
近年来,各地一直连续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有24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2012年有2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20.2%。2013年,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最高的当数上海。2013年4月1日,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450元调整为1620元,增加17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2.5元调整到14元。
据常州一些库板厂老板反映,今年普通员工工资普涨,已达3000多元每月,其他人员的成本就更高了。而北京库板厂老板则表示,在北京少于4000元很难请到人。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工人工资也达到了1700—2500。
几家欢喜几家愁,工资标准上调之后,多以当地最低工资为底薪的一线工人每月能多拿一两百元,但企业主,尤其是附加值不高的库板企业,则在发愁人力成本也要随之上涨,本就不多的利润空间会进一步被挤压。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