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拟定能源发展路线
2007年09月24 00:00:00 来源:制冷快报
按2002年所探明的储量和产量计算,中国煤炭可开采105年;天然气可开采约45年;石油可开采约20年。”在9月19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引用了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报告的一组数字,以说明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特别介绍了中科院拟定的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研究方向。
这些战略性研究方向包括:发展先进清洁煤技术,引领清洁煤产业发展。重点突破先进清洁高效能源系统工艺与过程,开发煤/生物质和天然气/煤层气转化为合成气的规模化工艺及相关关键技术,形成经济、技术、资源、环境协同优化的系统集成方案。
探索高效廉价光电/光热/光化学转换材料、器件与系统集成,实现产业化。开展太阳能电热转化、燃料电池、氢气制备与储运中的关键材料与部件研究,解决低成本、高可靠性与长寿命等关键问题,发展新型能量转换与储存材料与技术等。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筛选培育能量密度高、抗逆性强、不与人畜争粮、争耕地、争水,不危及生态,高产优质的能源植物新品种,筛选和创造高效微生物、生物催化、生物炼制等工艺,发展生物质液化等转化关键技术;基因调控创造高效光/生物质转换物种,发展农业废弃物、纤维素、半纤维素高效物化/生化转化技术,实现工业示范和规模产业化。
发展先进安全的风能、海洋能技术及应用系统,发展先进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能技术,促进核技术在工农业、医疗和环境技术的应用,发展先进高效节能技术,引领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