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市场初显“两极化”消费模式
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减速所导致的需求减弱,在拉动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内需”的可持续增长变得尤其重要,并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
谈到“内需”,就必然要涉及家电消费,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中国消费市场趋向成熟的两次腾飞中,家电都担当了“排头兵”角色。同样,在新一轮经济即将进入“内需”增长的调整周期,虽然家电与商品房、汽车等相比,受关注的程度会明显降低,但家电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可持续拉升趋势却依然明显。
“新消费时代”的关注因素
“这么多的品种究竟买哪一种呢?”“先看看价格,然后挑个便宜的吧!”
也许在听到了顾客间的这类问答后,有的营业员会认为回答者是爱挑便宜货的主;有的营业员则会“热情”地向顾客介绍没有知名度的品牌,以符合“便宜”的要求,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应该说,这些问题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价格永远是消费者关注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伴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在关心价格的同时,更关心的是附加于价格基础之上的价值,当价值获得充分体现的时候,消费心理成熟的消费者会愿意支付更高的溢价来购买。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发布的《2008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结果显示: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消费品的品牌数量将更少、规模将更大,中国消费者对大品牌的偏好程度堪称世界之最。由于生性不愿冒险,许多中国消费者习惯长期使用自己信赖的品牌。
同时,《报告》的结果还表明:中国的高收入群体正在培养对高端产品的兴趣,如按收入排列前15%的富裕人士愿意为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多支付60%的费用。还有,不仅是富裕人士才愿意多花钱,不少年轻的消费者也已将目光转向了高端产品,如以手机为例,他们愿意付出3倍于其月收入的价格来购买最新款的手机。
此外,《报告》的结果还显示:许多中国消费者想知道所购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如有27%的中国消费者会将“对环境友好”列为考虑购买洗衣机时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在家电的“新消费时代”,价格必须要有品牌、质量、功能、环保等因素来进行支撑,如果脱离这些因素而只去关注价格,那就显得毫无意义。
“两极化”模式已开始显现
所谓的“两极化”模式,就是“两边大中间小”的消费模式,一边代表“低端”产品消费,另一边代表高端产品消费。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