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空气净化器市场八大乱象
近日,有关猎豹浏览器、乐视等企业进军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新闻频现报端,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GB/T 18801-2008空气净化器》征求意见稿也正式发布。自2013年市场需求出现井喷以来,空气净化器产业一直热度不减。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在整个家电行业增速疲软的大环境下,1~10月份,空气净化器零售量及零售额仍然取得了同比39.07%和47.13%的高速增长。然而在一片繁荣背后,市场乱、价格乱、检测乱、售后乱等现象仍然阻碍着行业健康发展。
市场乱:
杂牌军泛滥 新国标作用有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空气净化器的生产商多达400家,他们大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小家电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很多企业一张滤网、一个电机、一个壳便组装成了一台机器。这些产品无检测、无核心技术,仅靠低廉的价格吸引眼球,可以说是目前各种市场不规范行为的源头和缩影。”在提到当前空净市场杂牌军泛滥时,卡式CEO李韬表示。据了解,目前行业针对空净的强制性标准只涉及安全、抗菌除菌等方面,有关净化性能的新国标只是推荐性标准,这也就给了众多小企业可乘之机。在李韬看来,新修订的国标对市场的净化作用还有待检验,市场的规范同时还需要优胜劣汰机制发挥自净作用。
价格乱:
几十到万元不等 贵有贵的道理?
记者近日在走访某家电卖场时看到,空气净化器均被摆放在了显眼的位置,价格也从几百到上万元不等。而从某电商网站的情况来看,一款最便宜的空气净化器售价只有49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表示,空气净化器之间的价格差异主要源于净化原理不同,一些进口产品由于搭载了不同的过滤技术,可去除几十种污染物,售价过万元并不新鲜。然而是不是越贵的产品就越好?其实不然。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便对外公布了25款空气净化器的比较试验结果,一款售价上万元的洋品牌净化器无论是净化颗粒物还是除甲醛,效果都不理想。可见,在当前空净市场价格体系仍较为混乱的情况下,消费者只有擦亮眼睛,不盲目迷信“功能齐全”等宣传,才能针对自身需求选到合适的产品。
功能乱:
智能操控随身感 净化只能靠边站?
除了净化功能,目前市场上很多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售价,还搭载了智能功能,例如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远程遥控、可自动识别人体方位调节风量大小等。对此,上述业内人士也坦言,加湿、自动识别空气质量等功能是净化器核心功能的有益补充,然而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不但会影响净化效果,还会使得机器本身的故障率频发,在当前售后体系不规范的环境下,消费者很有可能是花钱买了麻烦。
技术乱:
物理化学齐上阵 到底哪家强?
当前很多空净企业都大打技术牌,一些高深的技术名词常常让消费者无从下手。总结起来,目前空净市场的净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一是物理式过滤,如活性炭、HEPA滤网,这也是目前最安全和高效的过滤方式;二是化学式分解过滤,以光触媒、冷触媒技术为代表,在净化的同时能分解有害气体;三是离子技术,例如负离子、银离子技术等,能杀菌消毒,有效净化空气;四是静电集尘,主要采取电子集尘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容易产生臭氧、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总体而言,消费者应选择应用前三大类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其中物理式过滤技术为首选。与此同时,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检测所副所长张晓介绍,目前国内去除的污染物类别主要是PM2.5和装修过程中产生的甲醛,针对这两种污染物,物理式过滤基本就能够满足需求。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