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涨价背后的“瓶颈”

2008年03月25 00:00:00 来源:制冷快报

稍微关注空调新闻的朋友都知道,每年在三、四月份的时候空调都喊会涨价。或者是铜涨价,钢涨价,又或者是人民币升值。由此空调从2006年起,其市场终端价格一年比一年涨,从2006年1700元左右的均价一直涨到今年均价在2500左右。

空调:不打价格战,开始向良性发展

虽然在这几年里经历过铜涨价,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借助着这几年全球气温变暖,天气变热,第二代产品更新换代潮以及消费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整个空调行业是强者恒强,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科龙,志高等这几十个品牌已经占到了国内市场销售额的八成以上,整体销售2007年比2006年销售同比增长25.1%,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增长率均在24%以上。

2007年空调产销数据及增长情况(来源:中华商务网) 年份

2007年的成功涨价,给空调龙头们带来了最直接的收益。据资料显示2007年格力电器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54.22%后,美的电器净利润7.10亿元,同比增长了125.87%,空调业龙头企业的业务规模和经营效益同步大幅增长。

从产销和销售利润来看,经过洗牌以后剩下的20多家空调企业像是形成一种默契,不再打损人不利已的价格战,开始为寻求自身利益而开始喊“涨”(小编在去年这个时候曾经从渠道方面分析过空调肯定涨价不会降的原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2007年空调涨!涨!涨!》),从某种层次来讲,空调行业发展已经很成熟,谈涨价与降价已经没意义,空调2008年肯定会涨价,至少不会跌价。因为目前整个空调行业开始进入平稳的良性竞争的时代,换言之,开始步入像冰箱,洗衣机那样平稳盈利的时代。

空调赚钱背后的“瓶颈”之格局

这两年来,空调企业通过集体涨价,单品利润均得到了提升,大大改善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尤其是美的是发展得最快。但是一个格局上的瓶颈开始摆在各位空调大佬的面前: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调查结果:2007年在大中城市的销售量分布依次为:格力占19.8%;美的占18.5%;海尔占18.4%;海信占7.5%;科龙占5.2%;志高占3.8%;格兰仕占3.7%;奥克斯占3.3%;松下占3.1%;华宝占2.4%。从数据上来看,市场份额超过10%的企业有格力,美的,海尔,海信(海信7.5%+科龙5.2%+华宝2.4%达到了15.1%)。海信以15.1%的市场占有率拿到了第四名,普升为第一梯队阵营。而志高,格兰仕,奥克斯,松下则挤身于第二梯队。

科龙带来的变局:新四强

与原来三强鼎立之势不同,数年前仍然属于空调二线品牌的海信居然一下普身第一阶队,而美的电器的盈利在这两年的高速成长,不难看出形成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科龙易主。顾雏军事件不但给科龙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逼使科龙最后卖身于海信,有了科龙这个高技术,高产量,金字招牌的加入,虽然仍然不能够恢复到当初科龙鼎盛时期的声望,但是科龙的市场和品牌还是深入人心的。海信收购科龙,也获得了大片市场,使得海信空调实现了质的飞跃。除了使得海信由原来一个变频空调的二线品牌普升到第一梯队之外,科龙还影响到了整个空调格局,在2006年,很多小空调厂家大呼空调的寒冬的时候,美的,格力这些大厂家的财报份外抢眼,美的电器的中报利润比空调大哥格力电器还要高。谈及到业绩增长的原因,美的承认,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抢夺了竞争对手的一大片市场,而这个竞争对手很显然就是科龙,科龙在2005年出事,2005年与2006年的产出,顺德等地工厂还出现过停产,而且科龙顾雏军事件还严重影响到了各地经销商的信心。一下子空缺出来的市场自然是被其它品牌一拥而上瓜分。

到了目前2008年,空调“新四强”的格局形成,整个空调市场开始走向良性竞争的时代,所有的企业都想着涨价赚钱,那就不可能奢望会有谁撑不住会倒下来的情形,再有天上掉大饼的好事,相信所有空调企业都不会只甘心安于现状,都会拼足力气向上冲,行业格局开始定型,又没人想站出来打最有效的价格战,这种良性向前发展的趋势对于力争上游空调企业来讲,无异是一种格局有利有弊的发展“瓶颈”。

空调赚到钱背后的瓶颈之节能技术

空调年年涨价,并不是直接的单品就地涨价,而是比较委婉的新品涨价,借推新品,在新品身上加上像杀菌,健康,环保,静音,艺术空调等多种概念,通过增加功能给“涨价”提供堂而皇之籍口。细看这些新品技术,看起来似乎很美,但似乎都不大经得起推敲。

近几年来国家节能减排方面工作的推进提速,对于耗电大户空调仍然停留在当年的五级能效标识上。除了志高空调推出过一个1瓦待机功能之外,各大品牌在节能方面可谓是乏善可陈。对于消费者来讲,最实在可以看得到的是耗电量的多少,而不是加了多少层塑料过滤网所带来的房间空气如何健康。

虽然在节能制冷的方面没有更高突破。但是值得称颂的是,在节约成本方面出现的铜替代技术,该项技术虽然对消费者没感觉到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相对来讲也算是一项节能,起码节约了日渐稀少的铜资源。

曾经跟一个业内人士聊起目前空调这种稳定局面瓶颈的时候,该业内人士摇了摇头,抛开技术,企业要抢市场份额,只能拼营销手段。

空调“瓶颈”突破之标准营销

营销学里有这么一句话:“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搞服务,四流企业拼价格”,这几年以来一直都有很多家电企业力推标准,像什么热水器标准,空调清洗服务标准,平板售后服务标准,微波炉蒸标准等。在这些标准营销案例里,最成功的是海尔电热水器,而空调企业做标准获得成功的很少。

空调“瓶颈”突破之奥运营销

除了做标准之外,今年还有一个对品牌很有利的时机——奥运。奥运这个主题在平板电视视觉方面是用得淋漓尽致,而空调则是一个顺风车。随着奥运轰轰烈烈的到来,来自世界各地外国游客开始增多,且不说这个,单说奥运开始的时候全世界多少双眼睛盯着电视就可以看出,奥运所带来的是一个世界级广告营销事件,只因这是一个向全世界人们推销自己品牌的机会。尤其是贴白机出口的国内空调商,如果成功的话,那同样是一个质的飞跃。

由此可见虽然稳步向良性发展的空调企业们,实在太缺“质的飞跃”性的突破。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