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热改升级热价体系等方面有一些问题待解决

2005年12月27 15:38:00 来源:制冷快报

从近日召开的山东省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经过近几年的大胆探索,山东省供热体制改革“坚冰”初破,外资和民营资本大量引入供热行业,供热价格普遍有所调整,城镇低收入家庭采暖得以保障,但在热价体系等方面

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决。

省建设厅厅长杨焕彩介绍,目前供热体制改革已初步取得实效。去年7月,威海、德州被确定为全省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目前两市新建建筑供热系统分户控制率均达到100%,威海既有建筑分户控制改造率达到70%。外资和民营资本开始大量引入供热行业,烟台500兆瓦热电厂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2300万美元,威海第二热电厂利用港资1.05亿元,青岛热电集团投资1亿多元在菏泽、即墨、莱西、平度等地进行了跨地域经营,原来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潍坊热力公司改制当年供热面积就翻了一番。改革中新的供热价格机制初步形成。针对近几年煤价、水价上涨幅度较大的情况,各设区城市对供热价格普遍作了调整。威海建立了针对工商业用户煤热价格的联动机制,进行了供热补贴、收费和计费方式改革,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原来用于职工采暖的各种费用全部发给个人,变“暗补”为“明补”。改革中城镇低收入家庭的采暖得到保障。在2004-2005年采暖季,烟台、济宁分别减免取暖费65%、30%,德州每户补贴300元,青岛按不同类别分别补助150元、100元。对煤价大幅上涨导致的经营负担,各地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对供热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资金支持。上个采暖季,济南、青岛、烟台三市财政分别补贴1830万元、2800万元、234万元,临沂为供热企业提供贴息贷款3500万元。另外,城市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系统也在大部分新建住宅中实施。

杨焕彩表示,在供热体制改革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矛盾。一是改革还处在试点阶段,虽然个别城市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一些关键环节尚未取得突破。其次是热价体系尚未理顺,目前煤热价格倒挂,2004-2005采暖季全省供热行业亏损面较大,总亏损2亿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热市场化进程。三是按实际供热量收费在价格上尚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全面推行难度较大。四是既有建筑的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缺乏资金,而且改造对建筑物和室内设施有所损坏,推行起来有阻力。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