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度空调行业十大关键词
编者按 库存、价格、能效等级……成为今年压在空调企业头上的一座座大山,尽管各自纷纷澄清声称企业发展前景良好,但诸多统计机构却用一份份数据让其不得不面对“不能承受之轻”。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当低能效等级空调销售业绩“看上去很美”时,能效升级的紧迫便对企业“当头棒喝”;当变频空调苦苦支撑了十余个年头后,能效国标的实施终于使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福祸相依,莫不如是。
2008,愿空调企业破除迷雾;2009,祝空调企业迎接拂晓。
库存积压引人注目
2008年4月起,1300万空调库存即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据中华商务网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从2008年3月底空调库存量即达1129.8万台,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4月底中国空调厂家的库存量将达1300万台以上。
点评:“时异则事变,事异则备变。”也许空调企业今年会对韩非子之言有更深刻的领悟。库存之于空调企业一直如同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也成为企业彼此诟病、攻击的把柄。
临近年底,格力“30亿元库存”被各个媒体转载,成为一时焦点,虽然格力随后急忙进行澄清,但空调整体行业的高额库存已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库存之所以产生,既是受困于宏观经济环境,也根源于厂家与经销商之间强弱失衡的经销模式,更与厂家产品定位息息相关。而一些空调企业大额订单所占比重较大,产品严格按照订单生产,库存量一直保持在合理范围,或可为部分企业指点迷津。
能效升级人心惶惶
2008年6月18日,《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标准化研究员主导修订后,其征求意见稿正式下发给行业协会和各空调企业。
此次修订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提高了空调能效的入门等级,由目前的五级能效(2.6),直接提高到二级能效(3.2)。在经过两个月的协商确定后,上述标准将于2009年3月实施。
但随后事态表明,厂家和专家对能效比究竟是提高到二级还是三级分成了两派,即支持能效等级一步到位的“挺二派”和给企业一定缓冲时间的“挺三派”,两派纷纷利用媒体争战宣传“高地”,以图影响相关政策的实施。
点评:空调能效等级提升,是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能效等级提升后,如何处理庞大的库存是企业需要直接解决的问题。1300万台库存中,四、五级能效的产品可以占到80%左右,企业面临压力可见一斑。
能效等级提升同时缩短了变频空调与定速空调的价格差距,使具有节能优势的变频空调不再受制于高昂的价格。行业阵痛即将来临。
变频空调一枝独秀
2008年9月1日,《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作为我国第一项变频空调强制性能标准正式实施。拥有国家标准后,变频空调能效结束了“能效乱战”的局面。
拥有国家标准后,变频空调迎来了产品生产的“春天”,格力、美的、海尔等一批空调企业加大变频空调投入力度,纷纷推出各自的变频空调产品,产品线覆盖了高中低各个层次。
点评:在变频空调领域,国内只有海信以及部分合资品牌始终坚持产品的研发,推广。这种局面终于在今年被打破,这其中,空调能效等级提升、变频空调能效国标实施都起到推动作用。
在日本,变频空调市场占有率在95%,在欧美也有60%,变频空调在发达国家是消费的主流,而在我国却只徘徊在15%左右,变频空调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国家标准后,变频空调进入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成为政府强制采购产品之一,2009年必将成为其茁壮成长的一年。
行业整合力度加大
我们可以由一则“扬子空调叫屈”的消息来引入此次事件。随着国家信息中心《2008年冷冻年度国内重点城市空调零售市场白皮书》的公布,指出“参与国内空调市场竞争的整体空调品牌数目由2007冷冻年度的52个减少到2008冷冻年度的34个”,部分媒体将扬子空调列出其中,从而使扬子空调匆忙在各媒体刊登澄清文章,指出该公司实行“差异化策略即避开竞争激烈的一级市场,集中优势资源携手代理商精耕细作三四级市场,在三四级市场打造扬子空调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形成扬子空调的强势销售区域。”
点评:用“市场频有企业出,各领风骚一两年”来形容空调企业再合适不过。有数据显示:随着家用空调市场需求膨胀,空调厂家在1990年有50余家,1995年有120余家,2002年增加到400余家,2007年52家,2008年34家。经过多年市场磨练、竞争整合,中国空调企业已经摆脱“螺丝刀工厂”的称号,逐渐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过渡。国产品牌已逐渐不逊色于合资、外资品牌。
在2009年广州空调协议供货中,经过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境外的产品将不在采购之列,支持国货意图非常明显。政府采购通过政策功能扶持国内企业,国内企业也通过日以增强的实力争得了一席之地。
热泵热水机寻求政策支持
10月30日,“热泵热水机CRAA”联盟在北京成立。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正理电子电气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成为首批联盟成员。
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处长沈军在成立大会上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类似空调、电视等能耗产品的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政策,来推动热泵热水机行业的发展。
点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以成为热泵热水机行业鲜明的写照。热泵热水机通过电力驱动、蒸汽压缩循环,实现热量转移,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但从行业分布看,它仅在南方应用较多,北方较少看见。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1日百余家热泵热水机企业只有其中的27家获得了该行业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通过建立企业联盟,规范企业行为,寻求政策支持,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不失为行为有效的办法。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