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行业发展失序消费者难信任
净水器市场需要净化
每天,老百姓都在和水进行着最亲密的接触,作为维持人体生命和健康的必备物质,水,尤其是饮用水的安全性和营养结构已经引起公众空前的关注,人们对饮用纯净无污染水的渴望与日俱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桶装水、饮水机来作为日常饮用的水源,相关产品市场一度非常火爆。
但是随着自身二次污染、热水反复加热、水不新鲜、耗能大、劣质桶装水等不安全问题被频频曝光,消费者对桶装水、饮水机也开始心有余悸。一种被直接安置在家庭进水总闸或者厨房用水进水闸的、经过多道水质净化工序的装置,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野。这种被称为家用水质净化器的产品在家庭就能实现直饮水,目前售价一般都要超过2000元,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一种“贵族”产品。但其在长期使用成本、改善水质功效上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有专家预测,这种产品作为桶装水的有益补充,最终可能替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饮水机,成为提高老百姓生活用水水质的重要方法。然而与此同时,本来商机无限的行业却也因为标准缺失、鱼龙混杂的现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忧。
改善水质的重要途径
从最初的简单过滤型到如今的膜分离过滤型,净水器产品的技术升级非常迅速,其在过滤、吸附、净化方面的功能日趋完善。市场上流行的净水器一般分为下列几种:一般过滤、活性炭过滤、逆渗透、离子交换树脂等,适宜不同地区水质改善的需要。以RO膜技术的直饮机为例,从技术上讲,由于其RO膜孔径只有一微米的万分之一,几乎所有细菌、病毒、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均被排斥于膜外,可以实现自来水生饮。类似技术成熟的家用净水产品在欧美及日本的家庭普及率已经超过70%。
目前,我国城市中净水器的家庭普及率不到1%,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整个行业目前还处于萌芽期,但是随着百姓健康消费意识和购买力的不断提高,净水器的市场空间将非常大,每年至少蕴含上亿元的利润空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净水器市场容量是2500万台,去年全国净水器市场容量预计突破3300万台。
消费者将信将疑
据介绍,家用净水器产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登陆我国市场。当时,这种能迅速改善水质的产品得到了许多百姓的喜爱。但随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售后服务滞后、消费者使用存在误区等问题的逐渐暴露,这一市场一度萎缩。如今,多数消费者对净水器的原理、使用还知之甚少,对所宣传的净水功能也大都不信任。
中国水工业互联网站总经理张颖夏指出,家用净水器与一般家电不同,购买后不能一劳永逸。这是因为无论使用何种滤材,滤材上都要吸附很多的有机物,很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导致净水器净化效果变差。其中的滤芯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一换。消费者在心理上对于更换滤芯的重复消费,多少有些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