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藏链节能商机待发掘
2007年09月08 00:00:0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丹麦企业建言中国冷藏链节能
“中国应该将节能控制的理念尽快深入普及,储藏环节(如物流配送中心)和零售环节(如连锁超市)是冷藏链节能降耗控制中最受关注的两个环节,因为系统的能耗水平直接影响着运营成本和盈利空间。”丹麦丹佛斯中国策略发展总监李绍萍,近日针对中国冷藏链系统发展的现状,做出以上建议。
冷藏链技术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据李绍萍介绍,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国的食品冷藏运输率已经达到80%~90%,而中国的食品冷藏运输率大约在10%。如果冷藏链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将显著地减少食品和其他资源的损失。
冷藏链系统要比常温物流的建设投资大很多,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另外,食品冷藏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预计2017年,中国冷藏卡车容量将由目前的3万辆增加至36万辆,冷库容量由目前的700万立方米增加至1.4亿立方米。冷藏链设备主要包括冷藏、冷冻陈列柜和储藏库等,而这些设备又恰恰是耗能大户。冷藏设备的节能降耗需亟待提高。
李绍萍说,一家超市的初期投资虽然看似仅占总投资的10%,但由于能耗加大,将来的运营成本就会占到总投资的90%,每年用于单店能耗、食品损失和维护费用高达130万元以上。而如果能够安装集中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对制冷、空调和照明系统进行集中控制,节能潜力可以达到22%~35%。目前一些外资超市,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均全部安装了集中智能自动控制系统。但国内近7000家内资大型超市连锁店,其中只有不到5%安装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