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式执行”

2007年04月14 00:00:00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话说美国的安德鲁罗文上校因为执出色的行力而被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界和企业家们追捧,罗文精神更是成了敬业、服从、勤奋、勇敢、成功的象征。《致加西亚的信》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甚至这样评述:你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迅捷行动的能力和集中精力做事的精神,才能成为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在执行力文化盛行的时候,某企业主管和执行者们都深读了《致加西亚》一书,仿佛都读透了执行的真谛。执行者们更是颇有顿悟之感,纷纷表示要像罗文那样对待所承担的任务,培养一种不辱使命的坚定执行力,立场成为中国式的罗文。然后,该企业的主管按照专家们的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整顿,执行者们也全力配合,企业内罗文们不断涌现,执行风气似乎焕然一新。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该企业主管发现运行效率逐渐降低,甚至比推行执行文化前还要缓慢,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弹。他们对工作流程重新进行了分析,查看了工作记录和职务分析,发现执行者们工作普遍比以前到位多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管理效率的滞缓,主管该怎样来管理中国的罗文们呢?面对这些中国罗文们对执行不断产生怀疑和困惑,企业主管们纷纷思考管理之道。

一、让我们来分析该企业内关于执行的种种现状:

1、主管们对执行的期望过高

当执行成为过热名词的时候,企业主管们仿佛从茫茫管理误区中了找到了希望的曙光,绩效不断下降的趋势和工作运作的效率迟滞的现象必然会随着执行的到来迎刃而解。

其实,大家都知道,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何况于执行这两个文字。

2、主管们片面理解执行

可是我们的主管们只是表面化地理解了执行,并没有告诉罗文们执行的意义和价值,更没有告诉罗文如何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执行只强调结果。

当结果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就指责罗文们执行不到位,而不去分析客观事实,也不对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各种原因造成了管理者与执行者之间信息脱节。

3、主管仍然保持原来的管理方式

在高度重视执行的今天,管理者们仍然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即使到现场也不深入调研,走过场,看表面,习惯性思维主宰了他们的工作行为。

4、主管们缺乏辅助工具来考核执行成效

主管们对执行者们的执行成效缺乏了解,没有及时建立完整的考核体系和明确的考核标准,整体管理跟不上,因而导致执行的激励缺位。有效执行者与无效执行者得到的回报基本一样,没有体现出差别,打击了有效执行者们的积极性。

而且当初推行执行时奖励的口头承诺,也没有兑现的迹象,因而也让执行者们感到困惑。

5、除此之外,主管们没有及时对内部用人机制和人才成长机制进行完善

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用人唯亲、用人唯资历和用人凭感觉与交情等问题,这也给执行者们积极的热情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6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