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破冰路不平坦消费者期待厂家表现
通过近半年的休整,2006年开春空调生产厂商将以什么新品来启动旺季的销售?这些新品将拥有哪些优点?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企盼?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期待。
消费者期待>厂家表现
“买空调我只看重节能和外观时尚,而对银离子、光波杀菌等技术层面不是很了解。”利用春节长假在国美空调专柜探市的徐女士说道,“目前看来,空调彩壳的色彩选择面还不够大,有些地方的设计还欠缺人性化考虑。新品的推出,我更期待能在色彩和外观上有大的改善。”
记者采访发现,对空调在外观设计和色彩搭配上有所期待的消费者不少。但从目前市场推出的成品来看,只关注技术革新和宣传、不注重外观形象设计的空调企业占绝大多数。空调专柜“白茫茫”的现象依旧没有得到解决。而作为吸引“眼球经济”第一要素的外观,在空调专柜似乎显得有点尴尬。
抛开外观设计,在不同卖场的采访中,不少消费者对春节期间上市的新品空调还抱有这样的疑惑:既然厂家已经推出新品,为什么没有详细的功能介绍,而且没有宣传手册,难道这些新品只是“概念空调”?对此,记者在北京六里桥一家卖场采访了空调促销人员。令人不解的是,促销人员除了能说出外观存在细微差别外,对其他功能竟也不甚了解。
经过记者比较,发现一些企业2006年新品空调与其2005年旧款空调有“换汤不换药”之嫌疑:只对空调的最大功率做出了微调。而事实上,耗电量指的是实际功率,跟最大功率是两个概念。
针对春节市场空调平淡的动作,市场分析专家指出:厂商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时刻把握市场动态,才能实现利润和市场份额的双赢,而厂商这种玩弄概念推出新品的做法,的确有失偏颇。
此外,记者从渠道商处获悉:春节期间很多消费者只是出于了解的心理去探访空调产品,大部分消费者都还没有真正出手。
厂商转攻个性弱化概念
经历价格战风波后,在海尔、美的、格力和格兰仕等空调领军企业带领下,空调厂家都回到发展技术的正轨上来。先后推出了兼容高效节能、直流变频和光波杀菌等功能的多款新品空调,使空调产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自去年国家强制执行空调能效标志后,很多企业都达到了这一基本要求。目前市场上的空调成品基本都贴上了标注能效等级的能效标志。
据了解,志高空调在主推抗菌防护墙技术后,将在今年推出时尚且具个性化的空调新品,以此来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特点。记者春节逛市场时了解到,除技术保持先进外,志高新款空调将力求外观突破,体现在艺术屏幕搭配和彩壳两方面。
格兰仕空调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吕海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格兰仕在3月初,将陆续推出J系列挂机(高能光)、K系列挂机(纯净光)和G系列柜机(纯净光)等机型,这几款空调拥有二级以上的高能效和智能移动风门、MP3音乐、数码图像传输等功能,另外特别增加了智能换气的功能,更能保证房间的空气质量。”
然而令厂商头痛的是,个性空调的推出虽然能缓解市场需求的压力,但空调行业模仿能力很强,与之对应的创新能力却很弱。以空调彩壳为例,格兰仕在北京抢注色彩商标后,市场很快出现很多自称空调色彩专家的企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厂商开始弱化技术概念,但伴随着技术进步,种种不为消费者所知的技术概念从幕后搬到了台前。银离子杀菌、光波杀菌、直流变频等等大字醒目地标注在产品宣传单上,“健康之星”、“节能之星”、“能效之王”等种种荣誉也相应出现。
除此之外,另一个应该令厂商引起重视的问题是:基于原先的“概念战”影响,已有相当部分的消费者认为,企业推出新品如果不包括新概念就不能称之为新。
记者点评
拥有了高效节能、健康等特征后,空调还缺什么?时尚外观和厂商的诚信。
种种迹象表明:构筑在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防线被子虚乌有的技术升级搅乱。厂商一手创造的"诚信危机",成为横在空调企业破冰面前的又一大坎儿。
在销售过程中,消费者处于技术弱势,巧合的是,消费者同时拥有资金优势,所以其中任何一方破坏游戏规则都会导致交易的失败。而已经破坏了游戏规则的空调厂商,为寻求回归,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正是空调行业坚冰难破的痼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