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节能的应用现状与节能设计措施
现代生活生产对能量的大量需求与能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这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节能运动的不断发展。自90年代初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加大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紧迫性以来,建筑节能更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所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为各行各业谋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所追求的另一个目标,建筑行业更是如此。从20世纪90年代起,建筑界许多前辈就纷纷投身于对建筑节能方法与理论的研究,甚至毕生致力于促进建筑节能的推广应用工作。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制定并颁发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配合节能工作的展开。因此,出现了许多节能型建筑 ,无疑让为之付出心血的前辈们感动欣慰。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进展缓慢,节能建筑的推广应用遇到相当大的阻力,还有许多因素制约其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同时找到更有利于应用和推广的节能技术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节能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一中国建筑能耗现状与节能概况
1.1中国建筑能耗现状
建筑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运输、使用中的能耗;建筑施工中的能耗;采暖、炊事、照明、用水、家用电器、日常管理等使用方面的能耗。我国建材(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沙、石等)年生产耗能达1.6亿吨标煤,占全国能耗13%左右,仅以占全国人口的14%的采暖人口计,每年用于采暖的能源高达1.3亿吨标煤以上,占采暖地区总能耗的20%,占全国能源消费的12%。可见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是相当低的。
1.2 中国节能概况
我国人口众多,房屋建筑规模巨大,但其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很差,采暖系统相当落后, 建筑节能浪费严重,建筑用能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我国住宅建筑采暖能耗(按单位面积计)约为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外墙为4-5倍,屋顶为2.5-5.5倍,外窗为1.5-2.2倍。由于能源需求增长的速度大于能源生产的速度,能源短缺日趋严重,并且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筑节能工作。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今年的7月1日即将实施的《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经出台了,这无疑是对我国节能工作的开展起了重要的保证与推动作用,因为按照本标准进行的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标准中对窗(含玻璃幕)墙比;透明屋顶的比例;使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为直接采暖和空调系统的热源的条件;建筑物体形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等均作了规定,这样以往的用能大户终于有了执行标准,投资者再也不能象以往那样不顾节能标准而是一味降低建筑的造价,造成许多大型城市到了夏季只好靠拉闸限电来缓解用电高峰,从而带来很大的损失。而且本节能标准实施以后定会将我国的节能工作向前推进。
二建筑节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有数量可观的节能建筑在全国各地陆续落成并投入使用,然而与我国同期新建建筑总面积相比差距悬殊,对我国能量供应状况的改善收效甚微,更何况有些节能建筑投入使用后并未真正节能。
2.1节能建筑不节能
某些建筑在建筑设计阶段,建筑师对其进行过必要的节能设计,对建筑的布局、朝向、体形、间距、组团布置及墙身、屋顶、地面、门窗等围护结构的构造、选材、热工指标曾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了考虑,然而,在进行建筑采暖设计时,设计人员不按照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所得的耗热(冷)量指标确定采暖(空调)设备的数量,甚至根本不考虑房屋建筑已经采取的节能措施,仍然一如既往地按非节能建筑进行设计,或者是有考虑,但不是按设计计算结果执行,而是加以过大的保险系数。结果这样所谓的节能建筑投入使用后,与普通建筑相比在能耗上并不节省,或者略有节省但效果不够明显,即人们常说节能建筑不节能。另外,有些按照分戶计量设计的建筑并未按照热量表计量收费,所以未真正达到节能的目的。
2.2节能建筑销售难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房屋建设绝大多数变成由房地产商根据市场需求投资兴建,建设什麽样的房屋才能占有市场成为建设者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节能建筑由于采取了节能构造措施,采用了新型节能建材,安装了节能设备等等,使得其成本较普通建筑要高,势必造成销售价格升高,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节能建筑能否有市场,关键要看它的优势有多大,多付出的投资几年能收回,日常运行费用能节省多少,如何让业主心悦诚服的购买节能房,这些都制约着节能建筑的销售推广。
2.3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颁布实施的有关建筑节能规范仅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那么,未在规定之列的其他类型建筑怎么办?而这些标准也只是普遍适用的行业法规,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不同地域、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因而应因地制宜的制定节能措施与实施细则。另外,“有法可依”后,如何做到“有法必依”,十几年来,节能建筑之所以没有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缘于没有法律对拒不执行节能标准的建筑采取强制措施,强制其执行节能法规。
三节能设计措施
建筑节能的各个环节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综合考虑才能真正做到节能。但是本人认为,节能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即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不应该去抑制需求,降低服务质量。另外,要尽量减少或消除无谓的耗能。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设备“大马拉小车”;二、设备或管道的跑冒滴漏和冷热损失;三、某些设备(例如电脑、电梯)在“待机”及非运行状态下的耗能。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建筑节能,应以提高建筑物的能量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来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同时应尽力减少或消除建筑物的固有能耗。
3.1建筑节能措施
3.1.1规划节能设计
即从建筑选址、分区、建筑方位朝向、建筑体型、建筑间距、冬季季风主导风向、太阳辐射等方面考虑,以优化建筑的微气候环境,利于节能。如居住建筑应尽可能布置在避风、向阳地段,尽量减少遮挡;建筑物体型系数高层和中高层应控制在0.3以下,多层住宅不宜超过0.35,低层住宅不宜超过0.45;建筑布局时,应尽可能使道路走向平行于当地主导风向。
3.1.2墙体节能设计
墙体是外围护结构主体,应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或复合墙体
3.1.3门窗节能技术
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门窗的保温隔热能力较差,门窗缝隙还是冷风渗透的主要通道,改善门窗的绝热性能是节能工作的一个重点。首先要控制窗墙比,北向、(东、西)向、南向窗墙比应分别控制在0.2、0.3、0.35;其次,要提高门窗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加强户门、阳台门的保温,改善窗户保温效果,如增加窗玻璃层数、加膜或采用各种新型建材节能窗等。
3.1.4屋面节能技术
顶层住房冬冷夏热问题在节能设计应加以重视, 对于不同类型的屋面应采用不同保温材料,以达到最佳效果。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