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系统的实用性
1 社会效益蓄能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电力系统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主要原因就是蓄能系统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蓄能系统能够转移电力高峰用电量,平衡电网峰谷差,因此可以减少新建电厂投资,提高现有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的使用率,同时,可以减少能源使用(特别是对于火力发电)引起的环境污染,充分利用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生态平衡。电网的峰谷差是现代电网的一大特点,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有加剧的趋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国家电力部门耗用大量的财力物力建设电厂,但仍然满足不了每年用电量以5-7%增长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能耗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国内部分大城市的高峰用电量中空调用电就占了30%以上,这样使得电力系统峰谷差急剧增加,电网负荷率明显下降,这极大影响了发电的成本和电网的安全运行。由于电能本身不易储存,因此通常在电用户方面考虑办法。空调用电在电网中,特别是民用电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一般写字楼空调用电占1/3多一些,而商场建筑中空调用电占50~60%,从空调用电入手解决电网峰谷差问题无疑是最有效的,而且蓄能空调包括蓄冷(冰或水)和蓄热(供暖和生活热水)等应用面相当宽,同时空调用能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也非常适合蓄能使用:首先,大多数空调与供暖系统可以间歇使用,如上班时供应、下班时关闭,使系统本身有可能利用原有设备在间歇期(夜间电力低谷期)进行能量蓄存,为第二天空调运行供能或补充。第二,空调用能多为7/12℃冷水或40/50~50/60℃热水,属于低品位能量,而电能是高品位能源,可以转化为任意低品位的能源,而且利用制冷机或热泵的工作,每使用1kW电能可以获得3~6kW的热能,电能转化利用率非常高,而且蓄存使用也比较方便。移峰填谷和节约用电,统称为用电需求侧管理,英文缩写为DSM。美国在70年代开始用电需求侧管理工作,在三十年时间里,政府陆续出台了鼓励用电需求侧管理项目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直接提供经费、提供各种低息或无息贷款、鼓励各行业投资此类项目并给予电价政策回收投资、提供购买蓄能节能设备的价格折扣等。在亚洲,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都开展了需求侧管理工作,也收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外,工厂车间、办公楼、商场、医院、学校甚至居民住宅等建筑物都可以看到蓄能技术的应用,使用范围非常广阔,可以说前途光明。我国电力行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网建设和改造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电网负荷率低、峰谷差大的特点使电力供应仍很紧张。例如华北电网的最大峰谷差别达到最大负荷的40%,而1999年电网负荷率在95%以上的只有12天,而实际每天达到最高负荷的仅持续1~2小时。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协同国家电力公司历经数次研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令性或指导性的计划下达至各地方经委和电力公司,要以经济手段推动电力“削峰填谷”的实现。目前绝大多数地方电力公司均推出了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特别是制订了针对蓄能空调技术推广使用的各种优惠政策,为蓄能空调的广泛推广带来了契机。 2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