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低位企稳未来需求堪忧

2008年11月05 00:00:00 来源:证券时报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单边大幅下跌之后,近期铜市场终于出现企稳迹象。昨日,沪铜收报31770元/吨,为连续第六个交易日站在30000点上方。分析师称,铜价下跌近半,投资者恐慌情绪暂时解除,但在目前宏观基本面不利的情况下,市场还并未真正见底。

受WTI原油期货暴跌5.75%的拖累,隔夜LME铜下跌了1.23%至4087美元/吨,昨日沪铜下跌1.82%或590元,收报于31770元/吨。至此,国内、外铜价已各自在30000元和4000美元一线震荡数日。

鑫国联期货分析师朱鸣元表示,市场在整数关口获得较为明显的支撑,短期内铜价继续下探的难度正在加大。后期伦铜可能进入4000-4700美元的宽幅震荡阶段,而国内沪铜在经过两次强行平仓之后,目前市场整体持仓已恢复到强平之前的水平,表明套保头寸已经重新建立,继续打压价格的空头动能正在减弱,并且不排除出现短期上行的可能。但从中长线角度,朱鸣远认为,宏观基本面依旧偏空。

而其他机构则更加坚决看空后市。光大期货分析师曾超认为,目前决定价格走势的并非供应,仍然在于对经济及消费需求前景的预期。他指出,短期国内低库存及企业减产,空头回补及美元调整虽对价格有一定支持,但经济增长放缓所导致的需求减少,其影响却是长期的。在此背景下,铜价没有太大的反弹空间,弱势仍将延续。

大陆期货李迅也表示,理论上来看,边际生产成本是决定金属价格下跌空间的一个有用的指标。通常边际成本并不会随着金属价格波动而大幅变动,其涵盖了如电力成本、原材料价格变化、矿的冶炼和加工费、库存量等其它因素。但是从历史实际情况来看,边际成本并不是一种确切的下跌极限。据BrookHunt有关成本的数据,目前铜的边际生产成本约为3100美元每吨。李迅指出,当市场在长时间内出现大量过剩,铜价会进一步在低于边际成本的状态下运行。

目前,中国经济成长放缓的状况令金属市场前景堪忧。根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铜及铜材等主要工业品产量数据,9月份中国精炼铜产量31.70万吨,同比增长4.7%,但环比却下降了1.06%或0.34万吨。同期,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公布的全球铜供需数据表明,精铜市场继续转向过剩,今年头7个月精铜市场供应缺口达5.4万吨,但在6月和7月即出现过剩。世界需求不包括中国在内今年头7个月估计年比紧缩了1.0%。

据了解,近期各大投行已纷纷下调对铜的预估。德意志银行预期三个月期铜2009年可能跌至每吨3800美元,均价预计为4161美元;美林银行预测今年及明年两年铝、铜、铅、镍和锌将会生产过剩;高盛JBWere公司将2008年铜均价从每磅3.52美元下调至每磅3.31美元,明年预估调降至3.34美元。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