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降耗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能源匮乏现象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节能降耗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尤其对于处在当前经济危机环境下的制造企业来说,市场的不景气、持续上涨的成本和不断压缩的利润迫使其必须要减少能源的使用,节能降耗对于企业来说势在必行。
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总量占到了全球的15%左右。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依然在呈持续上涨趋势,且增速迅猛。有关预测,到2030年我国对电能的需求将比现在增长两倍,能源消耗总量也将超过美国,达到世界第一位,能源形势不容乐观。
而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使用又存在着利用率较低的事实。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这也说明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在节能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空间。
国家对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早已提出了明确目标: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同时政府也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其实现,但目前实际的节能效果仍落后于计划进度。
节能的重点是工业。从《2009中国国际工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70%以上,工业排放的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占全国的37%和87%。因此,工业节能减排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可以说节能增效是全社会和全民的共同职责。
显然,从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工业上的节能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绝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设备性能低下、生产工艺落后、能耗指标较高,以及总体用能效率低的现象,节能空间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