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海外资源将有利于国内铜企发展

2009年01月14 00:00:00 来源:全球金属网

供应忧虑、美元走弱和基金粉饰账面使得铜价一度走高并在7月初创出8,940美元/吨的历史新高。但是价格创出的新高并未改变消费疲弱的现实。受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放缓的因素影响,自2008年9月底以来,国内外铜价直线下坠,在现货市场压力下,价格大幅下挫70%。目前铜价仍在低位震荡。

铜是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铜价持续暴跌,新一轮的矿业衰退周期来临之际,国内铜企未雨绸缪适时走出去收购开发海外资源,有助于改变中国铜原料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铜资源长期被国外矿业巨头垄断受制于人的局面。政府部门可适当予以政策、信息和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勘探竞购。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江铜集团总经理李贻煌介绍,在国民经济的124个重要行业中,91%的行业与铜有关。1999年至2007年,中国铜消费量从148万吨上升至400多万吨,目前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铜生产和消费大国。

但中国的铜产量与国内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缺口,目前,国内企业冶炼所需的2/3以上的铜精矿需要从国外进口,这种格局长期难以改变。

铜精矿加工费是矿产商和贸易商向冶炼厂支付的、将铜精矿加工成精铜的费用。近年,国外矿业巨头一再打压铜精矿加工费。必和必拓公司此前分别与中国主要铜冶炼企业达成2008年度铜精矿加工费为47.2(单位:美元每吨下同)/4.72(单位:美分每磅下同),取消了价格分享条款,这比2007年度的加工费下降21%,较2006年度的加工费则下降超过50%。

研究表明,2008年前三季度,从国外进口铜精矿冶炼,国内铜冶炼企业每炼一吨铜就亏损一至两千元。每冶炼一吨铜产生三吨硫酸,如果不是2008年硫酸价格较往年上涨,中国铜冶炼厂企业早已难以为继。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近来国际、国内铜价持续暴跌。英国商品研究所认为,从需求上看,在全球经济放缓和下游行业均面临下降压力的情况下,2009年有色金属需求增速大幅回落。从地区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国际有色金属需求显著放缓。从下游行业来看,房地产、汽车、家电和电网等需求均面临下行压力。

据铜现货商企业反映,2009年的订单情况非常令人担忧,进入2009年1月将会有部分厂家停产,提前准备过节,这一切都说明后市需求难以回暖。随着需求前景的日益恶化,精铜减产将会最终来临,冶炼商已经开始减少产量。金瑞期货认为,“消费疲弱”决定了2009年铜供需平衡更倾向于过剩,其中电解铜的过剩量约为50万吨。综合铜的供需基本面分析,铜价2009年依然面临着向下的压力,铜均价将回落至3,400至3,800美元/吨。

得资源者得天下。分析人士指出,铜价如此大幅波动,对原料短缺的国内铜冶炼企业生产构成巨大的威胁。如果国内铜加工企业生产能力无法充分发挥,既影响国家经济运行安全,也影响国内铜业上百万名职工的就业。

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饶振华表示,铜价持续暴跌,给中国铜工业发展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风险课。中国铜资源严重匮乏,国内探明的铜资源大多已被深度开发,国内铜企收购利用海外资源早一天行动,早一天受益。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国内大型铜企赴海外参与勘探收购资源遭遇诸多困难。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